第一部分 破解苦难拼图 第四章 苦难让软弱者刚强(第2/3页)
贯穿圣经,上帝向我们显明这正是他的行事方法,为的是给他自己带来最大的荣耀。使徒保罗教导哥林多的基督徒要审视自己,并懂得这个道理:按照凡人的标准来看,上帝呼召作门徒的那些人既少智慧,也无权势,更不尊贵。保罗的意思是,上帝有意拣选软弱的、受苦的、没有太大指望的候选人去做他的工,这样在大业完成之际,荣耀就归于上帝,而不归我们。想想吧!令我们痛苦不堪的弱点和难题正是他用来荣耀自己的工具。我们不是他手中的嵌珠宝剑,而是在发挥宝剑作用的匕首和烛台!
1969年,我摔断脖子两年后第一次出院,整个人陷在重度抑郁之中。我好惨,年仅19就没了任何盼头,只能终身坐在轮椅里。我隐约知道圣经的书页里可能包含对我的状况的解答,而我迫切需要有人给我指出那些答案到底在哪儿,是什么。
即便如此,我并非对所有关于信仰方面的建议都照单全收,也并不是所有前来给我支招的人都有望赢得我的兴趣和尊重。要知道,我上高中时可是活跃分子—在伍德朗曲棍球队打球,是全国优秀生学会成员,跟附近高中的橄榄球队队长约会。那时候,想引起我注意的男生,可得是智商高、身体棒、万人迷类型的。
至此你会以为,上帝本该把对于我的解答托付给某位在南边的大洋城负责“冲浪板事工”的高大健美的青年辅导员,这样的人倒是会引起我的注意。又或许,我本该中意于某个穿常春藤盟校[1]校服的头脑灵光的神学院学生。假如葛培理主领一场“伍德朗布道大会”,或许也能激励我。
然而,非也。你可知上帝派谁来了?一个瘦高的16岁送报男孩。这怎么可能?以我的标准,这个家伙实在不够格。我是指,他既不是优秀的青年辅导员,也不是聪明的神学院学生。他无非是个青春期少年,只不过带着一本黑皮大圣经。但他讲的时候,我真的在听!上帝使用我与史蒂夫·埃斯提这位高二学生共度的漫长时光振奋我的精神,帮助我理解上帝的话语。似乎上帝更乐于通过另一个孩子而不是某个在开导残疾人方面受过培训的圣经学者彰显他的大能。
如今,史蒂夫和我在回顾我俩初结友谊的那些日子时,不禁发笑,奇怪上帝居然用这样一种看似不可能的关系去扭转我的人生。但是细想之下,我们不应该惊讶。他将基甸32000人的大军削减到300人后,才差遣他们去攻打米甸的军队;他派牧羊少年大卫去迎战久经沙场的非利士巨人歌利亚;他向亚伯拉罕应许,要使他的后裔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却赐给他一个不生育的妻子撒拉。为什么?因为如此一来,当米甸人被铲除,歌利亚被击倒,撒拉生下一子的时候,世人就会知道是上帝,而不是人,成就了这事。
苦难的作用即在于此。苦难迫使我们在软弱中降服于他。难道我们看不出这正是上帝希望我们所处的境地吗?因为此时他的能力最为显著。
要问谁最了解软弱的价值,非使徒保罗莫属。实际上,他在写给哥林多教会的第二封信里花费大量笔墨论证了上帝使用软弱之人的事实。
当时似乎有各色各样的假使徒在四处奔忙,企图驳倒保罗的说教,树立自己的威信。他们不停地鼓噪,吹嘘自己卓越的成就、辉煌的异象和成功的服侍。
“你怎么样,保罗?”他们讥笑,“你能超越我们的作为吗?”[2]
于是保罗回答:“你们叫我自夸?那好,我就像愚妄人那样放胆自夸。”在读保罗的书信时,你几乎能想象这些嫉妒的竞争对手掏出成绩表检查他是否够格的情景。然而出乎他们的意料,保罗所夸的全是他的苦难和软弱。
“你们想知道我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吗?好吧,我来列举几项突出事迹。听好了:我遭人唾弃,我受过鞭打,我多次下监牢……噢,对了,我还遇着过海难,外邦人恨我,至于犹太人—他们容不下我。”
他继续列举更多的奖赏和荣誉:“你们想知道我以什么做出入口吗?哈,有一天夜里,我从窗户中,在筐子里,从城墙上被人缒下去。我本应从门出去,可是有警卫守在门口要捉拿我。”
保罗谈起他的异象时更是高潮迭起。
“我知道你们隔三差五就看见异象。我给你们讲讲我的一个异象。不过不是昨天的—实际上,那应当是14年前的事了。我被提到第三层天,那个经历真是无与伦比。但我绝对不会像你们那样,翻来覆去地向听众们夸耀这事的细节。”
他继续道:“不过,我倒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上帝很欣赏我处理这一切的能力,所以在我的异象之外,他还赐给我一样东西—加了一根刺在我肉体上,免得我过于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