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汉文者,皆为同胞:紫阳书院

爱猫者

每回书市,头一个往往会去紫阳书院的摊儿。那家有很多中国文史类书籍,凡有兴趣的或专业搭点儿边的,都一副唯恐自己中意的好书落入他手的样子,纷纷涌去,过眼后才安心。店主很会吊客人的胃口,今天放一批出来,明天再放一批,不让人一眼看尽。一连几天书市,有经验的客人每天早晚都会到摊上逛一圈,多半有所得。看每年书市的布局,紫阳书院设摊处都很不错,故而一直以为是京都一家很有根基的老店。

某日雨天出门散步,意外发现店铺就在离家数百处的街角。既是在一乘寺区域,那么必是年轻的店。门口立着一张朴素的招牌,透过玻璃门往里看,书堆得满满当当。门口特价书区品质都不错。拉开门,两侧书墙迎面压来,其间仅容一人侧身。店堂狭窄,光线暗淡。靠墙三面书架,中间另有两排。四处堆满书籍,一直蔓延到柜台内,又一路巍峨地堆向天花板。

紫阳书院小小的铺面。附近有一所艺术院校

店主镰仓先生爱猫,柜台内外有许多关于猫的小陈设

这也是镰仓先生喜欢的小朋友

主人藏身书堆,印象中认为他不大好打交道,总是一个人埋头看书理书,对生意也很不上心,连一般的寒暄都很少。逡巡一番,发现柜台、立柱上贴了好些猫的照片、明信片,书堆角落摆着姿态各异的小瓷猫,非常可爱,便鼓起勇气同主人搭讪:“您也喜欢猫么?”不料一向倨傲冷淡的主人突然很开心地说:“是啊!我喜欢猫。家里有两只!年纪都不小了,一位叫花子,一位叫小黑。”真是意外的切入口。那天下午我们谈了很久,都是说猫,像是讲自家孩子,怎么都说不完。有顾客光临,主人无暇招呼,说今天营业到此结束。招牌上写着营业时间到7点。那年轻的男学生问:为什么这么早关门?主人又恢复了平素的冷淡:今儿下雨!

我见天色已晚,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离开前挑了两本书:弘文堂书房初版的青木正儿《支那近世戏曲史》与《宫崎市定全集·科举》。店里的书版本、品相都很好,价格也不低。主人余兴未尽,说下次一定再来,给我看猫的照片儿。

古籍藏而不卖

主人镰仓敬三先生是大阪人,大学专业是考古学,不知什么缘故临了不愿写毕业论文,也不在乎学位,遂肄业,做起旧书生意。在大阪租了间屋子,专卖二手书,那是1984年5月的事。因为崇拜朱熹,屋号定为“紫阳书院”。镰仓先生很在意“古本”和“古籍”的区分。他常道:“一般的旧书店卖的也就是普通的二手书。一本古籍都没有。当年我刚开店时也是仅有那些大路货而已,古籍收藏完全空白。”1995年,他决定把店搬到京都。寺町河原町一带房租太贵,只好落脚在一乘寺附近:“这个时候我的店里已有不少汉籍,和单纯的‘古本屋’不一样了。”

辛德勇的《未亥斋读书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中有一篇《卖书的乐趣》写到紫阳书院: 

镰仓先生很年轻,三十多岁,却非常喜爱古代尤其是中国典籍。尚未认识之前,泷野先生就给我看了镰仓先生写的一篇短文,介绍其新近所得元版《古今韵会举要》零本。文章写得很有水平,还指出了日本各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中只讲古文书学而不讲版本学的不合理现象,真是切中时弊。不过当时我以为写这样的文章主要还是为宣传自己的商品。殊不料见面后请我看书,每拿出一部,都要事先声明某为出卖品,某为自己的收藏品。结果十几部看下来,稍好一些的都是收藏品,贵贱绝不出卖。其中包括中国宋元残本和日本最早的古刻本五山版残本。这些当然都已非常珍稀,但有些明末刻本无论在中国、在日本,都还并不特别稀少,镰仓先生也一律藏而不卖。爱书之深,一至如是,难怪太太要抱怨他生意做得不好,不会赚钱。靠卖古书生活却偏偏被古书吸引住去藏书,这实在是一件既快乐又痛苦的事情。好在日本政府重视文化事业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层面。镰仓先生因为发现赵孟頫手书墨卷,受到日本文部省的表彰,给了他很大的安慰和鼓励。镰仓先生当然也让我欣赏了这件珍宝。文部省的奖状就挂在店里,展示着他的骄傲和自豪。

该书出版后,辛德勇寄过来一册。虽然镰仓先生对文内细节略有异议,如赵孟頫手书墨卷,应为管道昇画卷,但还是很珍重地将书与信封保存至今。这段文章也经翻译后刊登于2002年的《京古本屋往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