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到死心如铁
鲁迅曾劝郁达夫不要搬家去杭州,理由之一,就是湖光山色,最消磨人的志气。江南风光,是柔性的美。唐代韦庄就已经说了:“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真是埋杀人的温柔乡。
住在江南的人,真的没有志气吗?我们知道,至少在吴越时期,绝对不是的。断发文身,江河上来去如风的原住民们,好斗善战,性格集坚忍与狡猾于一身,和中原地区相比,是典型的野蛮人。既尚武,冶金工业又发达,传说中的名剑鱼肠、湛无、干将、莫邪,都出在吴越。
从勾践卧薪尝胆,伍子胥把头颅高悬国门,化身钱塘江的怒潮,年复一年银盔白甲,来访故国,一直到明末江南惨烈的抗清斗争,被再次入关的女真人一座座屠城而不馁,民间反抗活动持续了清人统治的二百多年。江南的骨气,就像烟雨桃花渲染中的山水,清是清,秀是秀,走近前去,伸出手,才知下面是凛然不可摧的岩石,才知道这一掬春水,也是会溺死来犯者的。
但,江南毕竟又太安逸,怀有雄心壮志或深仇大恨的人,会渐渐地爱上且珍惜着这里的和平,觉得战斗是件太残酷的事情。长江一道天险,又麻痹了多少王朝的警惕心。历来都说此处虎踞龙蟠,有王气升腾,然而,都城建立在这里的朝代,都很短命,估计就有这些个原因。
江南人,只在受到欺侮,美满生活被外力野蛮打破时,才会奋起而反击,爆发出令人惊叹的义烈而刚勇,无愧于祖先的灵魂——之前,他们多是斯文快乐的和平主义者。
南归后的辛弃疾,带着北方人的直率,背负北地父老的目光,“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他心里的急切,他的壮志,在江南的花朝月夕里,遇上了说不清道不明的阻碍。
自1162年,率义军投奔南宋后,被任命为江阴军签判,此后多年都是些官微言轻的小官,很不受重视。
正值张俊北伐失利,满朝文武胆战心惊,他写《御戎十论》,递送朝廷,分析宋金形势和军事利害,皇帝不置可否。到宰相虞允文筹备北伐时,再献《九议》,讨论对敌战争具体策略,还是未被采纳。
那些策论,今天回顾起来,才看出辛弃疾的深谋远虑:预言金国必内乱而衰败,可以加强策反和间谍战;做持久战准备,在两淮屯田,训练民兵武装,加强边境的国防能力;减免国内税赋给民生以休息,出兵山东而攻河朔等等,最重要的,收复中原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的事业,请皇帝不要只把它当成家事,士大夫不要计较私利……
可惜,当权者置若罔闻,一次次北伐策划半途而废。为什么?一是朝廷对北归将士的不信任,二是主战与主和派的互相掣肘,三是皇室的私心,官僚们的暗斗;四,还有决策层的少谋难断,宋代以文臣执掌武事,通常缺乏军事素质,武将人才凋零,多莽夫而少智谋,文武又长年不相得,桩桩件件,错综复杂,任你英雄好汉,也似进了盘丝洞,被绊得鼻青脸肿,寸步难行。
当扑灭了向金国私贩耕牛与马匹的茶商军后,朝廷才给了他实权,安排做知州兼诸路安抚使等职务,管理一路军政,他立刻做出了成绩。
在湖南建立飞虎军,军队素质为沿江最高,此后三十年内,这支军队的实力被金人深深忌惮。在隆兴知府任上,顺利解决了当地的饥荒……
换来的是短短两年里,被调动四五次,江浙两湖,跑了个遍,搁交通便利的今天也算是折腾人了。这是传统上宋朝廷对大臣的约束,不使久留其位,也就防止了他们积累实力,做出什么不利朝廷的事。辛弃疾是太能干了,所以被调动得特别快。
后来,干脆给他罢官了,表面上是因为各种理由的弹劾,其实,还是逃不过那些觊觎的眼和明枪暗箭。
四十岁到五十岁,一个男人阅历与智慧的最高峰,却在江西上饶闲居十年之久。好容易再被起用,很快又被赶回家。生涯基本上就遵循这个规律:形势紧急了,需要笼络人心了,辛弃疾呼之即来,挽袖子干活;稍为安定了,就把辛弃疾踢回老家待着——换了个人,早就去你娘,老子不干了,可辛弃疾不,他也不爽,也疲惫,但不赌气不泄气,给一分机会就做到底——自古多少豪杰,都在这泥坑酱缸般的现实里,失去耐心,涣散力气,只有少数人坚持到底,触南墙而不回,虽九死而不悔,这样的人,就算失败得悲惨,他的人生也已经足够辉煌。
因为,辛弃疾的眼里,有一个永远而坚定的目标;手底,有无数急待完成的事务。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