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镇做一回生意人:物尽其用

我有个瑞典朋友,沃尔沃的高级工程师,有私家船只,而最大的爱好竟是逛二手店。二手店在欧美国家遍地都是,大多都是由慈善机构诸如红十字会等兴办,这是一项长期的救助工作,旨在救助非常贫困国家的儿童及医疗。

细究起来,欧美人对“旧物”的概念,和我们“敝帚自珍”的观念确实不一样。欧美人看待东西更讲究流动性。东西不管新旧,合适不合适是使用标准。所以有时看到很多人把如家具、家电、礼服、儿童服装和玩具等八成新的“旧物”作为废旧物及时处理掉或捐给二手店。

说及时,是因为觉得这件东西现在不适合我,未必不适合你。及时捐出去,旧物再利用,到那些适合的人手中,变废为宝。这是一种更时尚的节约。比如崭新的一组沙发,因为式样过时不再喜欢,就有可能被送到二手店去,因为主人的观念是:此物我不喜欢,可能恰恰投其他人所好。甚至在二手店里,你会经常撞到一些诸如古奇、LV、爱马仕、ECCO等名牌,且通常这样的二手店价格都不贵。当你知道一个古奇的包包只是用旧了些,就可在二手店以不到100克朗的价格买到,你是什么感觉?

除了大牌,衣服、鞋子、家具、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应有尽有。很多人喜欢到二手店去逛逛,淘淘自己喜欢的宝贝,甚至经常传说有人在二手店捡到“漏”,比如失传的名画什么的,所以在哥德堡的二手店里逛,就要格外留心。当然天上掉馅饼的事想想就好,落到凡间,我自己家里所有造型独特的花盆,都是在二手店买到。侍弄这些独特花盆里的花,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通常在众多二手店里,儿童用品是最受欢迎的物品之一。因为小孩子长得快,很多儿童用品基本上都只用过一两次,有些婴幼儿服装可能根本还没来得及穿就小了。因此,人们很喜欢到这样的商店去淘货。这些二手物品基本都只卖三五十克朗,是新衣服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价格。

家长们之所以放心给孩子穿、用二手物品,主要是因为较大的二手店对回收的旧物都有很明确的规定。收到旧衣服后,他们会进行卫生消毒处理。在大多数店里,都专门配有免费检测艾滋病毒的仪器。

虽然北美金融风暴海啸到了国民经济相对稳定的北欧诸国,只能算殃及池鱼的余波,但生性谨慎、居安思危的岛国人民立刻行动了起来。除了二手店,日常工作生活之余,居民们也精打细算,从瑞典小镇Majorna开始,上到鹤发老人、下到学前幼齿、外有白领镶边、里有主妇安内,人人踊跃从商,掀起了一股经济危机下的“全民经商”热潮。

某日,过了复活节,好友英格瑞打电话来,告之某年某月某天,在我们居住的Majorna镇,将有一次盛大的集会,说好地点,邀我前往。安静的北欧小镇难得这样热闹,早早起来,打扮一番,前去“赶集”。

海港城市哥德堡,大名鼎鼎的沃尔沃汽车和宜家家居等的老巢,商业城市,想来自然比其他城市对商业经济更敏感。全国其他地方还未行动,哥德堡却已开始未雨绸缪,领先掀起了废物再利用的经商热潮。作为一向崇尚低碳生活的瑞典女孩英格瑞的好友,我竟是第一批知道这次全民经商机会的人之一,万分荣幸地目睹了第一届集会的盛况。

说实话那天的天气并不好,洋洋洒洒的春雨下不停,一出门便很担心当天的集会,因为雨而受到干扰。所幸雨对于哥德堡人来说是家常便饭。我一走出去,差点一脚踩到人家摊子上,再一看摊主,竟然是邻居家的玛格丽特太太。见了我,她立刻热情地招呼,看来已经极度融入摊主这个角色了,要知道,她原本是个不爱说话的人。

相邻玛格丽特太太的摊子,是邻居女律师埃娃家的,埃娃怀里还抱着未满一岁的老二,老大儿子和我4岁的小女同龄。老大竟像模像样地穿了风雨衣,坐在摊子后的小凳子上,帮妈妈数钱。埃娃善解人意的先生折腾出了夏天露台用的遮阳伞,撑在那里权当雨伞。还张罗出了咖啡和一些自制的点心,免费招待大家。

在北欧小镇做一回生意人

还没走到家附近的草坪,令人振奋的景象就相继出现,平日安静的草坪和公路两旁的屋檐下,大大小小、热热闹闹鳞次栉比摆满了住家人士的摊位。小孩子们兴奋地穿梭其中。走近一看,挂的摆的,应有尽有:鞋袜衣帽裤、锅碗瓢盆、家具、图书唱片磁带、玩具饰物,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衣物为多。

这样随性随意的买卖聚会,大人们兴致勃勃,全身心放松,电脑工程师、律师、老板、白领、服装设计师、幼儿园老师、家庭主妇、音乐家、小学校长,都变身生意人,在金融危机下,各个施展赚钱本事。其中亦不乏“醉翁之意不在酒”者,和顾客人手一杯咖啡,生意变成了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