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第2/2页)
当年大家总觉得美国、德国、日本的东西比中国的东西好,但那时候大家可不觉得韩国的东西好,在1991年的时候还没有什么有影响力的韩国产品,但是今天韩国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已经非常大了。你现在如果到美国的商场去看,电器类的产品几乎全被日韩品牌垄断,电视机基本上都是索尼、松下、三星、LG的。手机产品中,虽然苹果是美国的本土品牌,是美国的骄傲,但是今天也已经被三星超越了,而且很多美国人根本就不知道三星是哪国的品牌。我问了很多美国人,我说:“你知道三星是哪国产的吗?”美国人都说不知道。你告诉他说三星是韩国的,美国人会吓一跳。当然这也是一种营销的策略,包括日本的高档车也是,当时就是不想让消费者知道这种车是日本产的,这样才好打开美国市场,因为美国人老觉得日本车就是廉价货,日系车总卖不出好价钱。后来日本的三大汽车公司在打开美国市场的高档车市场时,就都没有挂它原来的商标,而是重新起的英文名字,像丰田的雷克萨斯、本田的讴歌、日产的英菲尼迪等,就是靠营造品牌来打开美国市场。美国人不知道这车是日本生产的,就觉得是高档车,这样就去除了很多成见。
所以改变成见是很难的,只能一点儿一点儿来,美国人不知道这是日本的东西就买回来了,买回来以后用着觉得还挺好,于是慢慢就对日本的产品有了信心,最后就非要买日本的东西。韩国当时也是采取了这样的营销策略,先不告诉你三星是韩国的产品,三星的所有广告中的演员全都不是韩国人,看着非常国际化。韩国的LG在品牌推广时也是这样,它把总部都放到了美国,设计、研发、管理团队用的全部都是美国人,几乎就成为了一个美国产品。到后来大家都开始用三星、用LG了,再告诉你这东西是韩国产的,慢慢就培养起了美国人对韩国产品的信心。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其实也有这样的问题,中国人对于所谓的民族品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告诉人家这是我们中国的品牌,其实有时候这对于打开国际市场并不是很有利。我在美国就见到过中兴、华为的营销人员,我说:“你这手机的名字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一个中国名字,其实你的东西比别人一点儿都不差,但是你干吗非要强调自己是中国的东西?”当然这不是说我是汉奸或者不爱国,我觉得首先是要打开市场,然后再去告诉人家这是中国的产品,让人家对你的产品树立了信心以后,那自然就会认可你的东西。
根据我在美国的感受,到今天为止,中国第一大被全美国人都知道的品牌就是Lenovo(联想),原因特别简单,就是因为联想收购了IBM。IBM全美国人民都知道,IBM的笔记本电脑Think Pad的用户量是远远超过苹果的,现在大家再看Think Pad,前面“IBM”三个字母没有了,变成了“Lenovo”,大家都印象深刻。所以通过兼并也是树立品牌的一条捷径,就像当初日本品牌进入美国市场时,也是去收购了美国的一些家喻户晓的品牌。索尼公司当时兼并的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标志品牌“哥伦比亚”,包括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哥伦比亚电视台、哥伦比亚唱片公司,都是美国文化最重要的代表,索尼把它们全部买入,并改名“索尼音乐”。于是当时的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成了索尼音乐签约歌手,杰克逊迷们拿着唱片一看,上面印的全都是“索尼音乐”,但大家也不觉得这是日本的东西。原来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出品的电影,现在虽然还是用那个举着火炬的标志,但是现在都属于索尼的电影公司,这样索尼提供的东西立刻就风靡了美国。所以我觉得从收购开始树立品牌,这条路是可以走的,而且联想的这条路已经走通了,联想的品牌现在美国人都知道,它如果想再出别的东西,大家就会对它的产品有信心。
除了联想之外,别的中国品牌在美国就很少了,海尔冰箱我偶尔能看到,在美国西岸最大的电器商店“Fry’s”里面我曾经见过,像青岛啤酒、五粮液、茅台只能在华人社区的超市中看到。在美国的运动品牌连锁店中,你要翻开看的话,几乎所有的衣服、鞋都是中国制造,但是它的品牌却都是耐克、阿迪达斯这些美国人自己的牌子,中国只是代加工而已,所以中国的品牌还远远没有做到像日本、韩国的那样成功。韩国的起步时间其实跟我们差不多,战后韩国也是一穷二白,而且韩国的自然资源、经济能力比我们中国还差得多,但今天韩国的产品已经风靡世界,美国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韩国的现代车在跑。而到今天为止,我们还是在替人家的产品做代工,人家靠品牌挣了大钱,而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在中国生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观念,要树立品牌意识,但是在最开始的时候要如何打开市场,我觉得需要大家认真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