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7个次级自我

1962年9月28日,马丁·路德·金正平静地坐在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市某会场的讲台上,听众席中一个男人漫不经心地走上讲台并接近了他。突然间,那个人挥臂向金博士的脸上打去,一拳就把他打倒了。在这位人权领袖倒下时,攻击者残忍的拳头还像雨点一样落在他的身上。攻击者是一位白人至上主义者,后来查明他当时是在执行美国纳粹党的任务。尽管马丁·路德·金对于种族歧视一直倡导非暴力抵抗,但他此时若是对攻击者表现出暴怒,谁也不会责备他。然而,金博士选择了另一种做法。他站起身,用圣洁的目光平静地注视着攻击者,毫不设防地放下双臂。一位目击者说他“就像个初生的婴儿”。当其他人冲过来保护他时,金博士还恳求说: “不要碰他,不要碰他,我们要为他祈祷。”

马丁·路德·金对道德准则的坚守,由此可见一斑。作为浸信会的牧师,他一贯宣扬其民权方面的理想并身体力行,同时倡导非暴力运动。例如,他站出来反对越战,尽管这使他失去了像林登·约翰逊总统这样有权有势的盟友。还有几次,他因投身于非暴力抵抗的人权活动而遭受牢狱之灾。

不过金博士对道德准则的矢志不渝并没有延伸到婚外情领域。金的朋友、同是人权领袖的拉尔夫·阿伯内西承认,这位偶像型的宗教领袖虽然已婚并有4个孩子,却是个“好色之徒”。除了跟一位女性保持着长期的婚外情,据称他还在旅行中多次和其他女性发生过短期性关系。根据传记作者戴维·加罗记载,金对自己的滥交有着强烈的负罪感,但那种负罪感并不足以改变他的行为。每当面临肉体的诱惑时,金博士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把高尚的道德价值观抛在了一边。

马丁·路德·金的道德失衡是他脑中那个理性人偶尔运行失常的结果吗?抑或有其方式解释他行为的反复无常?我们认为,他患有一种常见的多重人格障碍。我们甚至不需要重新研究他传记中的证据,也不需要请教任何精神病学家就可以确诊,金至少具有7种人格。

实际上,说他患有一种“常见”形式的多重人格障碍还太过保守。多重人格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常见的,也是普遍存在的。我们无须了解你生活中的任何具体情况,就可以断定你至少也有7种人格。虽然你可能认为你的大脑中只有一个自我,但在更深的进化层面上,你实际上有很多个自我。雪上加霜的是,这些自我就像一个个小独裁者,一旦掌权,他们就会完全改变你的优先偏好。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同一个人之所以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完全取决于当下掌权的是哪一个自我。

大脑中的多重自我

有关多重人格障碍的一个著名临床案例被拍成了电影《三面夏娃》(The Three Faces of Eve),女主角在内向谦卑的小女人“白夏娃”和放纵的荡妇“黑夏娃”之间来回切换。该角色的原型是克里斯·赛兹莫尔,她的精神病医生宣称她实际上有20种不同的人格。虽然大多数人并不会患上这种临床版的多重人格障碍,但每个正常人确实都具有多重自我。

乍一看,说你头脑中掌权的不止一个“你”,这可能完全违背直觉、令人震惊。但是,有海量的科学证据支持多重自我的理论。早期的研究包括20世纪60年代迈克尔·加扎尼加和罗杰·W·斯佩里所做的一系列经典的“裂脑”病患研究。其受试者是一些为治疗癫痫病而被切断了连接左右脑神经的患者,他们负责语言功能的左脑无法跟负责语言功能的右脑进行沟通。如果研究人员把一张图片(例如一张勺子的图片)展示给患者负责语言功能的左脑(把图片置于患者的右半视野),那么患者可以说出图中物体的名称。但如果把同一张图片展示给病人的左半视野(即只展示给无语言功能的右脑),那么患者能够示意勺子是图中的物体,却无法说出它的名称。这项研究成为现代神经科学的里程碑,并最终获得诺贝尔奖。它首次对统一意识提出了挑战,证明了我们的意识经验可以千差万别,这取决于当下哪一部分大脑在活跃地处理所收集到的信息。

50年间,有关人类和动物的神经心理学、生物学及有关学习和记忆的研究有了更多发现,这说明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的并不是单一的管理系统,而是结合了很多独立的系统,它们都在运行着不同的子程序来解决不同的问题。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库尔茨班在其著作《人人都是伪君子》中指出,大脑的不同系统(或模块)有时会相互矛盾,导致我们的行为前后不一致。这说明不仅马丁·路德·金是个“伪君子”——你、你的邻居以及那个指着勺子的裂脑人都是“伪君子”。库尔茨班认为,人类大脑分裂的特性说明,“我”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