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Stay Fit——如何拥有自律的人生? 第七节 为什么你做不到“管住嘴”?
在你成为一个自律者的道路上,经常需要自己给自己打气,所以,要时刻注意语言的暗示。
比如说,通常我们在说到“自律”二字时,都会有一种不自觉的暗示,表面上是在弘扬其崇高价值,实质上却增加了心理负担,让人更容易放弃。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那些经常被拿来当成自律典型的人,比如头悬梁的孙敬、锥刺股的苏秦、卧薪尝胆的勾践,其实细想起来,都是有问题的。一个人如果真的已经养成自律的习惯,为什么非要咬紧牙关,甚至是自虐,才能强迫自己做出自律的行为呢?说得阴暗一点,如果这些故事都是真的,等孙敬、苏秦当了官,勾践报了仇,原本的压力消失了,他们不就会原形毕露,变成油腻的中年废柴吗?反过来说,如果你真是足够自律的人,自律的生活对你而言只是像吃饭喝水一样的习惯而已,又有什么好说的呢?难道你会觉得,早晚刷牙,出门自己系鞋带,是需要每天给自己打鸡血才能做到的事吗?
发现没?如果你把“自律”看成一件很伟大、很坚难、需要拼命发狠才能做到的事,就说明你离真正的自律还远着呢!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很轻松地从不自律变成自律。只是你要警惕,由于在日常语言的暗示里,对“自律”这件事附加了太多励志光环,反而会导致我们产生畏难情绪,觉得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事,不但没被激励,反而会被吓倒。很多人在讲自律故事时,想表达的是“他们真伟大,我们要学习”,实际效果却是“他们这么夸张,我们真的学得了吗”。后者,就是暗示的力量。心理学家的看法是:语言的暗示是改变行为模式的有效方式之一。因为我们怎样去称呼一件事,往往就决定了我们怎样去思考它,而我们怎样去思考它,往往就决定了我们怎么去对待它 。
有一个案例很典型。美国行为科学家阿莫斯·特维斯基(Amos Tversky)在哈佛医学院做了个实验:医生需要决定在一项新的针对肺癌的治疗手段中,是否需要开刀手术。实验员将被试的医生分为两组,并向两组通知了开刀存活率的统计结果:
a组——开刀后第一个月的存活率是90%。
b组——开刀后第一个月的死亡率是10%。
很容易看出,a、b两组只是将同一个统计结果以不同框架呈现,a组用的字眼是“存活率90%”,b组用的则是“死亡率10%”,这两者在概率上是完全相同的。但结果却显示,看了a报告的医生组中,有高达84%的医生选择了开刀,而看了b报告的医生组中,则只有50%的医生选择了开刀。所以,撒切尔夫人的那句名言,也许应该把顺序颠倒过来:不是“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会变成你的言辞”,而是“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你的思想”。
最后,还是回到开篇提到的减肥这个例子,既然我们了解到,语言对我们的思维确实存在着影响,那我们可以怎样反过来利用这种效应呢?很多人说减肥就是“管住嘴”,可不可以换一种说法呢?如果我们不说“吃得更少”,而说成是要“吃得更好”呢?效果一样,感觉是不是很不同?要知道,很多身材好的人,他们吃的东西,在分量上一点都不比我们少,差别只是在于,他们吃得更精致,品种更多样,味觉更敏锐。美食家之所以没那么容易发胖,就是因为他们的要求比一般人更高。
所以说,当你以“吃好”为目标的时候,就会发现,之所以不要吃垃圾食品,不是因为要“管住嘴”,而是因为“不能对不起这张嘴”。相应的,减肥也不是要对自己狠一点,而是要对自己好一点,不要让那些粗糙的食物把自己打发了。这是“吃货会胖,美食家会瘦”。这个道理,其实并不难懂。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被那句“管住嘴”给绕住了,摆脱不了这种语言暗示,那之后你的想法就很难再转弯了。
说真的,减肥如果变成一件“自己跟自己作对”的事,又有多少人能坚持跟自己作对呢?
TIPS:
小学问:用什么方式称呼一件事,会极大影响你对它的看法。所以,想要管得住自己,就要在观念上先学会使用正确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