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Persuasive——不要当小透明 第三节 制造美好还是营造恐惧?
所有特点,都可以是优点;真正可怕的,其实是没特点。
内向的人,可以是“贵人语迟”,也可以是“没有自信”;外向的人,可以是“雷厉风行”,也可以“咋咋呼呼”,关键看你怎么表现。可是,如果个性不鲜明,反而容易变成“小透明”。写文章或演讲,道理也一样。观点、风格、论据等等,好坏没有一定之规,虽说众口难调,但毕竟每种口味都有自己的拥趸。最怕的,其实是“乏味”。然而,绝大多数人在表达方面的主要问题,恰恰也就是“乏味”。那么,要怎样做,才能避免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温吞水”,让自己的话在听众心里产生足够大的触动呢?
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广告里的一个“小学问”,那就是“细分美好,善用恐惧” 。
前面提到过,广告以“制造需求”为第一要义。而制造需求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情感销售,绕过你的理性,直接激发你的信任 。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呢?主要是两个套路,一是通过“细分需求”营造和渲染美好的想象,二是利 用“损失厌恶”心理加强接受度。
一、细分需求
什么叫“细分需求”?首先你要知道,所谓需求,说来说去都是很基本的那几项,玩不出什么花样来,也就是不能直接转化成消费冲动。比如说,口渴了要喝水,每个人都需要,但凭什么花钱买饮料呢?这时,你就需要“营造”出一种跟具体商品直接挂钩的美好体验,而这就需要对需求进行“细分”。这时你就会发现,口渴,就不只是“要喝水”这么简单。运动时喝什么?工作时喝什么?聚会时喝什么?约会时喝什么?甚至是,吃火锅时喝什么?吃汉堡包时喝什么?……发现没?像这样一系列的细分场合,你都能第一时间反应出某个特定品牌,不信你问问朋友,他们的反应基本上跟你也差不多。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不会像我们的父辈那样,觉得喝水的首选是凉白开?其实,这正是长期以来广告潜移默化的“教育”结果。每种具体的饮料,对应着不同的想象,这就是广告所营造出来的“细分”需求。矿泉水、矿物质水、纯净水、蒸馏水,本质上没什么区别;零度可乐、极度可乐、健怡可乐、轻怡可乐,去掉包装大多数人都分辨不出来。可是,在消费者的想象中,这些东西就是代表了不同品位、不同选择。
在这方面,商家能做到多细?健怡可乐和零度可乐,都是无糖的,口感也差不多,它们最大的区别,无非是一个白罐、一个黑罐,一个主打女生市场、一个主打男生市场。你看,连颜色这种看起来最不重要的东西,也是细分出来的需求。而正是因为商家会细分出这么多不同,所以你站在超市里才会觉得琳琅满目,才会有一种选择特别多、感觉被世界温柔对待的幸福感。
即使完全不考虑客观成分,商家也有办法在纯主观的东西上划分出区别。比如说冰激凌,卖的本来是“冰”和“甜”,然而事实上,没有哪家广告会吆喝说:“我家冰激凌又冰又甜快来买啊!”因为这是普遍性,无法给消费者留下印象,根本不构成卖点,所以冰激凌要绑定的是具体且微妙的“幸福感”。比如“爱她,就给她买××××”,主打的不是甜蜜,而是“表达爱意”,这就跟别的牌子有区别。虽然没有任何理由说这种冰激凌里有什么成分是跟“表达爱意”直接相关的,但是感觉上它跟别家不同,有某种直接感触,可以引起消费行为,商家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以下这个思路,基本上就是一个“细分需求”的过程:
1.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想买冰激凌?
2.在所有这些需求里,最能触动人心的是哪些?
3.选择其中一项(表达爱意),与自己的产品绑定在一起。
从另一方面说,细分需求的过程,同时也是在细分感觉:
1.冰激凌给人的感觉是什么?
2.这种感觉,能让你联想到哪些场景?
3.这些场景里,有哪个细节最打动你?
4.把产品和这个细节(给你所爱的人买冰激凌)绑定在一起。
总之,就跟吃好东西的时候不能囫囵吞枣一样,越是美好的东西,越要“细分”,才能加强其感染力。 当你苦于言语乏味、表达干瘪时,不妨试试这个“细分”思路。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的描写“活灵活现”“引人入胜”,让人“身临其境”,指的都是细节上的丰富和生动。
二、善用恐惧
除了对美好的东西进行细分之外,还有一个反向的思路也可以极大提升你对受众的影响力,那就是“善用恐惧”。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更适合诉诸感性场合,后者更适合诉诸理性场合。还是以广告业为例,冲动型消费,比如买个饮料买个零食、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买个有惊喜的生日礼物,这些都需要营造美好体验,让人觉得开心,所以要“细分美好”。但是,如果涉及的是理性消费,就是说产品跟快乐体验联系不到一块儿,消费者完全是因为要解决某个问题、实现某种功能,才会买这个产品,那它的广告策略一般都是“制造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