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亲密互动的特殊规则(第4/4页)
又过了几天,老人对孩子们说:“非常抱歉,最近钱不够用得省着点花,要不,每天给你们两块钱可以吗?”孩子们这下生气了:“两块钱就想雇我们踢球?没门!”一赌气,就再也不来这里踢球了。
这个故事听起来像是一个笑话,但很多情况下,人的心理真的就是这样:当一件事从“我想要这么做”变成“我被迫要这样做”的时候,人就会失去内在的驱动力。如果这件事回报太少,甚至是费力不讨好,人就会渐渐产生排斥的情绪,最后不愿意再继续。
举个例子,当厨师的人通常一开始都挺喜欢做饭的,但是真当上了厨师,很多人就再也不愿意在家里做饭了,因为这样会让人有种回到家还要加班的感觉。又比方说,再怎么喜欢孩子的人,一旦成为专业的月嫂,也会知道“带小孩”是真正的工作,而不是陪小孩互动玩耍。
所以,如果你不希望婆婆每天都来你家,不妨试着让她意识到,“帮你照顾小孩”不是她的兴之所至,而是真正的责任。既然要来,那就说清楚几点到几点,需要做什么事。这样,婆婆就从“想要”来看孙子,变成了“务必”在规定的时间过来照看孙子。
也许刚开始她还会满口答应,但是久而久之,一定会找理由推诿,这时候你就可以顺水推舟地表示理解和体贴,反过来照顾她的感受,让她可以不必天天都来了。相对于你直接对她说“您不用来了”,这个结果要好太多了。
+•延伸思考
很多被迫帮忙带孩子的老人,常常会抱怨没有自己的生活。人就是这样,不被需要的时候觉得很失落,但是真正被需要的时候,又会意识到自己也是需要私人空间的。所以将心比心,想让别人尊重你的私人空间,最简单也最不伤感情的办法,就是提醒对方注意,私人空间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