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困惑而成长

这是个“我思,故我不在”的年代。这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世界。这个世界很多人自以为是,却不会自以为非,所以他们不会真正去思考。这是个急功近利的年代,而且只允许自己功利别人,不允许别人功利自己。这是个令人困惑的年代,很多人很迷茫,很浮躁,很痛苦,那是因为他们守不住一颗平静的内心,守不住一个真正的自己。

但是一旦思考,人就会因为困惑而成长。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是信任。没有信任,无论是亲人、友人、爱人、同事还是师生,都难以坦诚相待。无论你怎样怀疑过自己,到头来都要信任自己。信任他人说到底是信任自己对他人的判断,最终还是相信自己。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难以被人相信,难以自我树立,自我珍惜。我,这么平凡的我,低调的我,真实的我,努力的我,思考的我,平静的我,很感激有那么多人相信我,所以我也尽力解答他们的困惑,也解答自己的困惑。

我浏览了2009级一位女生的日志《变化》。其中,她提到对未来的恐惧,对什么都无所谓,对事业的感想,对婚姻与恋爱无关的感受。

我评论曰:“未来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自己对未来的恐惧。未来肯定会丢失更多,也可能会得到一些,而且得失从来都不是代价相等的,不是等价交换的。要成为你自己就要认识自己,很多人是糊糊涂涂的一辈子。成为自己的过程与其说靠的是努力,不如说靠的是习惯,问题是你是否具有这种习惯,这种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所谓成功是相对的,对我自己而言的,相对于做高中老师时的我,我现在成为自己也是相对成功的,但是我丝毫不觉得如此,只是我喜欢这样的我,这样的生活罢了。你不要对所有东西都无所谓,要保留对某些东西有所谓,否则会活得太累。

“‘长发及腰’这种网络化、低智商、浮躁化的东西,你也相信?每个人对未来的另一半都有自己的感觉或判断,感觉是模糊的,判断是清晰的;一见钟情是感觉,日久生情是判断。恋爱与婚姻未必等同,鲁迅许广平是等同而幸福了,而据说梁思成与林徽因的恋爱开始等同,后来烦恼,也有很多是没什么讨厌就可以结婚的。不过这想想也可怕,路人甲乙丙丁也不讨厌,但是一想到跟这些人结婚,你不难受吗?但是哪一个亲近的人,不是从陌生变为熟悉?不是由路人而变为亲人的?亲情更宝贵。”

有一个女生对此日志评论说:“谁的青春不迷茫?我最近甚至极度怀疑我自己十年寒窗苦读好像是白费了,当初不用那么努力,或许现在会过得更好。”

我回复:“我觉得这也只是努力的方向不同,要求不同罢了。如果你只是个农民,就不会有什么要求,但即使是农民,也要努力谋生顾家。‘文化开发人的欲望’(方方),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文化就没有欲望。有时候发泄一下怀疑是可以的,不用那么压抑,但是这无补于事,所以你还是要努力。”

她说:“农民不会去考虑人生、意义、价值的问题,他们只要获得丰收就会拥有好心情。可是我们,浸染的文化越多,想的东西就越多,就越是走不出来。我们会去考虑,这份工作让我有没有存在感?这种抉择究竟对不对?我们活着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父母,还是为了那个真心对我的人?为什么别人不好好学习,不去努力不去奋斗,也能过上优裕的生活?这些问题看似很大很空,但恰恰就是这些问题会让我们彻夜难眠!同时我们也急着看透社会,怕被社会欺骗了。”

我回答:“农民的欲望是活着,活得更好;有文化者的欲望是活得富足,活得有价值。所以说,农民和文化人都有欲望,都需要努力。所谓不需要好好奋斗者,那是因为他们有个好老爸、好背景,就此而言,世界本质是不公平的。但是最终他们还都要在岗位上努力,都要面对生老病死酸甜苦辣,这是公平的。我们那时候大学生很宝贵,但是也有人失业。民国时候大学生更宝贵,也有不少人失业。问题是如何转变心态,转变就业观念。马死落地行,让心安静,放宽心,心静了,路才能活;心宽了,路就宽了。

“‘急着看透社会’有点好笑。社会是那么容易看透的么?容易看透就不叫社会了。自己都看不透自己呢?何况社会?还不如看看自己需要什么,能做到什么。一个人越能反思自己,做好自己,就越平静,也就越不为社会所左右,否则找不着北,也易于抱怨。着急本来是年轻人的特征,但是现在似乎连80、90后,甚至00后的父母都很着急。不过是否能够安静下来,还要靠个人,否则所有责任都往外推,自己就不用负责任了,这很可怕。我很担心现在社会出现不少广东话所说的‘二世祖’男人:‘无能又多抱怨,没志向乏意志又贪图享乐,只知索取不知付出,整个人软塌塌扶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