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教师还是牧师? 关于学生精神与能力的问题解答(第3/3页)
十五是,如何看待自己?对自己负责,就是对社会负责;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对社会的贡献;自爱自强自控自省,自己负上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不把责任随便推给他人和社会,就是对自己负责。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为自己找借口。如为自己的懒惰、自弃、抄袭等找借口。因为万一找了第一个借口就会有无数个借口。
十六是,如何看待大学生素质?现在人们普遍对大学生的素质表示担忧,这有合理的一面。因为学风和世风的确不如扩招以前,这种学风和世风之下,大学很难再像民国一样出一些大师级的人物。但这种观念也有不合理因素。因为这是以精英教育的观念来衡量大众化教育,以不变的标准来衡量变化的大学教育体制。应该说,大学教育大众化使得人口素质在短期内提高,有利于文化的广度,却不利于文化的高度和深度。而后者才是决定文化强健的生命力的,否则像鲁迅所言的一律削平,出不了高端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才,中国文化是很难提升发展的。所以有位外国名人说文化消亡的标志就是人们都不爱读书。
其二,能力或方法宣示。
一是,何谓才能?有的学生说他们好动,所以不爱学习。我说这只是“好(爱好)动”,不是“好(美好)动”。因为真正的“动”是动静相宜的,动得起来,静得下来,同时具有行动力和思想力。我反对以所谓的“代”来划分人的才能。因为就个人来说,80后未必比其前辈弱多少,但就其精神整体来说,80后或许不如其前辈,如认真、执着、反思、热爱、宽容等,尤其是精英精神更为少见。这里有制度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现在虽不能说是文化消亡,但是与民国相比,与80年代相比,说文化整体下滑应该不会有太大争议。21世纪中国无大师!当然这种时候也可能是出人才的时候,如果个人能够真诚坚持的话。
二是,何谓基础?所谓基础包括两种,即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基本的思维训练或者启发。我觉得思维的概括性、条理性和逻辑性就是大学生应该注重的基本的思维特征,否则很可能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即光是学习背诵了一些知识,思维却没有得到开发和拓展。所谓创新不只是创立一种新的学说即知识创新,思维的变通性、细致性也是创新即思维创新和手法创新。
三是,何谓学士?晚清、民国时代的大学生什么样?“学”之求精专阔大,“士”所贵独立自由。在日本留学时期,鲁迅就同好友许寿裳经常探讨三个相关的大问题。第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第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第三,它的病根何在?鲁迅弃医从文,一生对这三个问题加以研究,自始至终,孜孜不倦,即使彷徨苦闷,也从不放弃。21世纪的大学生是怎样的呢?你们可以自问。但是作为成年人,要问自己三个问题并且实践之,即“我要做什么?我已经做了什么?我要怎么做?”这是衡量人是否成熟的标准之一。
当“娱乐”成为“愚乐”时,不是文化出了问题,就是体制出了问题。这很需要我们思考。我们不能让“与民同乐”退化为“愚民同乐”,不能让自己从“蚁民”退化为“愚民”。
四是,何谓活跃?为何保持好奇?教学之中有两种活跃,一种是气氛的活跃,如组织讨论等;另一种是思维的活跃,用自己全新的思维方式去启发、引导学生。俗语说:“十岁的神童,二十的才子,三十的老不死。”保持好奇心、进取心和探索的欲望,会使得青春延长、智慧生长。
五是,爱生如子。我提倡“爱生如子”或“像教小孩一样教大学生”的大学教学理念,即以教育自己小孩一样的方法与精神来教育大学生。这需要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双重作用。在大学生方面,要求其学习做到博览、精专、思考或创新,相对非功利,这些方法与精神在教育小孩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在大学教师方面,要求其像教自己小孩一样,做到“教书”的灵活性与“育人”的耐心和责任感的结合。
六是,文学阅读有几种境界?第一,技巧或知识境界。即读其技巧或知识。第二,情思境界。即读其情思。第三,创新境界。即读出新意。第四,智慧境界。即读出智慧。第五,生命境界或者自然境界。即以阅读为生命,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读书时也自成一本书。
我转念一想,其实其他学科甚至人类的一切,都具有这些境界,只是你能到达哪一重,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只能做到第一、第二重境界,但是当你尽你所能把它做到最好,你就成为最优秀的自己,你就与其他境界相通,你就达到了你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