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6/13页)

“大哥说得不错,其实我军中,也只有这支胜捷军纪律最是废弛,其他各军倒不是这样。”马扩简单地回答他,心里不由得暗暗称奇:“这个赵大哥,说话、行事、见识都是卓尔不群,哪里承望在此时此地遇到这样一个有心人!俺今日结识得他,与他肝胆相照,也不枉前几日搭救他浑家一场。”

原来马扩开始看他前来道谢时,把他看得低了,认为他只是一个道义上的债务人。像一切高亢的人一样,他们决不愿在物质上或精神上欠别人的情。必须利用适当的机会报答了他,还了这笔欠债,才能与债权人取得平衡的地位。他们承认身份上的,却不承认人格上的差异。马扩虽然理解他的心情,但认为在意气的男儿中间,这毕竟有点婆婆妈妈,最好还是蠲免这道虚礼。

现在他的一席话改变了马扩的看法,使马扩开始从另一个角度来估价他。但是在这初步的印象中,由于马扩自己在斗争意识和斗争知识方面的局限性,仍然没有把对方的价值充分估计出来。

事实上,在契丹贵族的残酷统治下,二百多年以来,广大的汉族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承担了罪恶统治的全部重量,同时也展开了顽强的斗争。契丹贵族从哪天开始把枷锁套在人民的脖子上,他们就从哪天开始了挣脱枷锁的斗争。斗争的薪火代代延续,永不熄灭。在那些艰苦的岁月中,力量对比(军事、政治、组织和斗争经验的综合体)还屈居下风时,斗争常常是失败的,人们不得不付出大量生命的代价。但是每次失败都为新的战斗积贮起力量。再战再败,再败再战,人们就是遵循着这条历史的道路,用自己的鲜血凝成一篇像宝石一样发光的民族斗争史,不到胜利,决不停息。

他们在失败和斗争的反复交替中逐渐成长起来。到了赵杰这一代,他们已经锻炼出更加坚强的斗争意志,积累起更加丰富的斗争知识。目前风云多变的时局,迅速形成了一个大动荡、大决口、大爆发的形势。这个新的时局形成的部分原因就是他们长期以来斗争的结果。反之,它又使得更多的人卷入这股旋风中,受到更大的锻炼。

赵杰就是这样一个从战斗实践中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物。他沉着机智,能够正确地判断什么时候需要隐蔽起来,什么时候应该采取积极的行动。他可以做一个老练的斥候,可以胜任地带领一个小分队,如果让他得到更多的锻炼,他也可以领导一个规模更大的战斗集体。他这次南归,与其说不愿在契丹贵族统治下继续过奴隶生活,不如说他怀有更大的雄心壮志。他是带着任务回来的。为了实现这个任务,首先要结识一批南朝豪杰。马扩就是他碰到的理想的人选。他的努力获得初步成果,他以一番披肝沥胆的谈话,赢得了马扩的敬佩。

马扩向他打听辽军后方的动静,这一问正合他意。

“宣赞有所不知……”

赵杰一开口就被马扩豪爽地截断了。

“大丈夫志同道合,一言相契,便成知己。大哥今后休得有这样见外的称呼。俺排行第三,便是你的三弟了。”

“俺是草野之人,新来乍到,又没立过半分功劳,怎敢和宣赞称兄道弟起来?”

马扩跃进式友谊的提议遭到他温和的拒绝,似乎他还想继续观察,为了避免在这个无关宏旨的问题上纠缠,他马上正面回答问题:“宣赞有所不知。析津府所属六州十一县的老百姓,人人延颈企足,以待辽廷之覆亡。休说俺汉儿,就是贫苦的契丹人、奚人、室韦人、渤海人也都和咱们一样心肠。”

“他们怎得与咱一条心肠?”

“天下的穷人心连心,大家恨不得把辽的南面官、北面官一齐扫尽,才能盼到有好日子过!”

“尽扫南北面官儿,可是要动兵弄仗的,光是说说想想,却不济事。”

“宣赞没到那里去看过,怎知道他们就不会动兵弄仗?”赵杰微笑地顶了马扩一下,“早两年,关东形势云扰,渤海人高永昌起兵反辽,接着安生儿、张高儿举义,在榆关以东,屡创辽军。后来金人尽占关东之地,安生儿战死,他的部属尽归张高儿所有,与霍六哥一军合流,如今仍在懿州一带抗击金军,并与关内义军相互呼应。”然后他眉飞色舞地讲到近处的义军,“今年以来,畿南义军大起。宣赞可知道涞水县有个张关羽,又有个董庞儿?张关羽使一把大砍刀,有万夫不当之勇,董庞儿足智多谋,他两个招兵买马,结了几个山寨,手下各有数万人马。四军大王几次三番派军队去征剿,都吃他们诱进山里,杀得片甲不留,只好逡巡而退。如今他们声势大振,附近各州县老百姓去投奔他们的,如水之归流,已成了大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