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除了胜、败,战争还有许多迷之细节(第11/14页)
赵文华是严嵩的义子,而严嵩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桧之后的第二大奸臣。所以在他人眼中,胡宗宪已经属于严党。这就是尽管胡宗宪战功卓著,但仍然遭人诟病的主要原因。
事情是这样的:浙江总督张经因没有投赵文华所好,而被陷害致死,而胡宗宪极力讨好赵文华,得到了升官发财的机会。胡宗宪有没有伙同赵文华共同害死同是抗倭名将的张经,不得而知。但是张经死后,胡宗宪取代了张经的位置,这是世人所共知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就成了胡宗宪人生最大的污点。
伴随胡宗宪抗倭经历的,是他多次遭到弹劾。胡宗宪为了保官保位,多次通过赵文华重金贿赂严嵩,得到严嵩的帮助。被弹劾期间,严嵩多次帮助他化险为夷。善恶到头终有报,嘉靖四十一年(1562),作恶多端的严嵩倒台了。“树倒猢狲散”,胡宗宪再一次遭到政敌的弹劾,失去了官位。皇帝念其战功,留胡宗宪一条生路。对于胡宗宪本人而言,事到如今,能求得一条生路已很不容易,告老还乡、隐居乡野是他最好的选择。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一封胡宗宪曾经写给严世蕃的贿求信件,又将胡宗宪送进了大牢。这一次,胡宗宪就没有以前那么幸运了,在大臣们反复罗织的罪状面前,胡宗宪不愿再受辱,公元1565年愤然自尽,时年54岁。
胡宗宪遭后人诟病,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便是他侵吞军饷、生活奢侈。他出任浙江总督期间,聚敛了数额巨大的钱财。对于老百姓,也额外加赋,竭力搜刮。老百姓早已怨声载道,切齿腐心了。这些从老百姓身上搜刮来的民脂民膏都被他用来挥霍以及贿赂严党了。胡宗宪在民间的声誉极差,这也是他被后人遗忘的原因之一。
为了招降祖大寿,皇太极接受背叛
公元1631年七月,皇太极为实现清军入关、一统中原的愿望,走出了入关战略的重要一步——亲率大军攻大陵河城。大陵河城是战略要地锦州的门户,并由明朝祖大寿率兵1.6万余人守城。
皇太极率兵围城三月,祖大寿弹尽粮绝,为了城中1.6万将士与3万百姓的安危,祖大寿投降了。皇太极对于祖大寿极为礼遇,不顾他人的劝阻接受了祖大寿的智取锦州之计,放祖大寿回锦州。就像皇太极所说:“朕以诚待他,他必不负朕。即使他负朕,朕在所不惜,要的就是心悦诚服。”
然而,令皇太极始料未及的是,祖大寿失信了。回到锦州城的祖大寿,彻底地断绝了与皇太极的联系,甚至不顾送给后金军作人质的儿子祖可法,以及部将30余人的性命。面对祖大寿“我绝对不做失信之人”的誓言,皇太极却表现出了空前的宽容和耐性,依然厚待祖大寿的儿子和部将。
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显示出其戏剧性的一面。十年之后,清军进攻战略要地锦州城,守卫锦州的依然是祖大寿。因为锦州城是山海关最后的屏障,攻下锦州,就好比是一把利剑直抵明朝的咽喉。皇太极从满洲贵族的特殊利益和满族本身的具体历史情况出发,决定屯兵义县,将其作为攻取锦州的前沿阵地和后勤基地。面对“塞上之兵,莫劲于祖大寿之兵”的形势,皇太极悉心采取了《三国志》曹丕的话:“坐而降之,其功大于动兵革也。”明朝降将张存礼也为皇太极献上了一计:将明军内部的蒙古兵作为争取对象,里应外合就可轻而易举地夺取锦州城。
皇太极的对手依然是祖大寿,采取的方法依然是围城。这次围困让祖大寿又想起十年前的大凌河之围。与大凌河城一样,锦州城也陷入了孤立无援、弹尽粮绝的境地。而城内还有部分有意归降清军的蒙古将领,可谓内忧外患。崇德七年(1642)农历二月十八日,洪承畴在松山被俘,松山失陷,祖大寿等待明朝援军的希望破灭,又受到已经投降清军的两个兄弟祖大成和祖大乐的劝导,无奈之下于公元1642年农历三月八日再次投降清军。这一次皇太极依然对祖大寿礼待有加,祖大寿被皇太极的诚心所感动,真正地投降了清军。如果说第一次投降是祖大寿无奈之下的背叛,那么第二次他就是真心归降了。
但是,在有了祖大寿第一次投降时的背叛,皇太极为何还要再次招降祖大寿呢?
皇太极深知祖大寿在军事上的价值。祖大寿抗清20多年,有多少满洲人都是在“取祖大寿项上首级,夺南朝花花江山”的梦想中长大的,祖大寿是一代满人在军事上的精神目标。而且对皇太极的雄图大业来说,锦州之后的下一个战略目标就是重镇宁远。宁远总兵、辽东提督吴三桂统率了关外明军,成为清军的最大阻力。但是,祖大寿却是吴三桂的舅舅,可想而知,祖大寿在对吴三桂的战役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皇太极招降祖大寿的真正目的其实就为了吴三桂,就像欧阳修所说的“醉翁之意不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