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除了胜、败,战争还有许多迷之细节(第9/14页)

那么,向来觊觎宋朝富庶的辽国,怎么会以如此低的价码答应议和呢?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需要仔细研究探寻。

表面看来,很多人认为是辽国名将萧达凛的阵亡,使得辽军士气低迷,就连萧太后也在回朝之后罢朝五日,以悼念萧达凛的殉国。但是,萧达凛的死亡,真如历史上记载的那样简单、偶然,仅仅因为在其督军作战的时候,被一个宋军中的小兵用床弩射中额头,抬回军营之后不久就气绝身亡了吗?

任何历史的偶然,都有其深层次的必然。萧达凛作为辽军主将,却死得如此轻而易举,实在让人匪夷所思,这其中应该另有原因。

早在澶渊之战发起之前,宋辽两国另一个战场就已经硝烟弥漫了。历史上,任何一场正面战役,都离不开暗中的谍战交锋,宋辽两国的这场战役自然也不例外。

当时,宋朝情报网已经相当完善,暗中截获了大量的辽军作战情报,这从当时战争开始之前,宋军调动其战略预备队“广锐军”15000余骑前往河北这一举动,就可见其早已获知辽军要进军南下的战略意图。

当然,辽国也派出了大量的间谍潜入宋朝军队及朝廷各处。但是,辽国的情报头目马珠格勒在战役中被擒,使得辽国情报网被大面积地摧毁。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马珠格勒被擒后,供出了他手下的很多间谍,随后被宋朝方面一一斩杀。

这一事件,是宋辽两国谍战势力对比的分水岭,从此后,辽国间谍网基本上已经不能和宋国谍报机构抗衡了。按照《辽史》中的记载,辽对宋的间谍抓捕行动收效甚微,只是零星地抓获几个不重要的小角色,真正的宋朝大间谍则一直潜伏在辽国内部,甚至就在统治集团内部的小圈子里。

在澶州战役爆发前,曾有这样一件小事。当时的宋真宗近卫军中有一个不在编的小军官张皓,被指派到大将石普手下担任传令官的职务。在赴任途中,张皓被辽军活捉了,不过被俘的张皓并没有受到什么虐待,反而在萧太后的授意下,被很好地招待了一番之后放回宋朝,并让张皓将辽国希望与宋朝议和的信息传达给宋朝官员。

张皓回到宋营,遇到主管宋军西北方面军的内侍周文质,周文质在听到张皓的禀报之后,立即连夜与宋军的指挥官李继隆、秦翰商讨对策,而李继隆等也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应对,将士兵整军列队,并把强弩手安排在各个军事制高点上。

至此,事情的端倪就露出来了,只是一次小军官被敌军俘虏后放归,传达敌方议和信息的小事件,为什么会受到内侍周文质以及宋军指挥官们的如此重视?是否是这个小军官在敌营被俘期间接到了潜伏在辽国内部的宋军间谍的情报?由于史籍中记录不明,具体情况无法证实,但是,张皓曾对周文质说过辽军要在第二天发兵:“言彼谋以迟明来袭”。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确定张皓确实是带着辽军的军事情报来找周文质汇报的。

果然,次日辽军对宋营三面合围,轻骑兵由宋军的西北方向突进。要知道,在军事战斗中,主攻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军事机密,非内部决策人员不得知,而周文质正是负责宋营西北方向防守的官员,这种巧合的偶然性实在是微乎其微。

在辽军主力进攻宋营的时候,萧达凛亲自督战,结果中了宋军埋伏,被一个小小的威虎军头张绬用床弩一箭毙命。

一系列的巧合,足以说明事情并非巧合,正是宋军情报网的得力,使得辽国名将萧达凛命丧沙场。正因如此,辽宋两国的和谈得以快速达成共识,澶渊之盟因此签订。

如何训练出这样的蒙古骑兵

蒙古骑兵向来所向披靡,百战百胜,攻城略地,少有败绩。那么,他们为何能征善战呢?蒙古人打起仗来有许多办法,并且也善用策略,蒙古骑兵服从、骁勇、顽强的精神是他们胜利的最重要因素。蒙古骑兵纪律严明,即使因小事违反军纪,也动辄受笞刑或受死。所以,蒙古骑兵打起仗来非常勇猛,快速灵活,当然所向披靡。

骑兵的勇敢是从小训练出来的,他们从三岁大就被绑在马背上,从此一生几乎都在马背上度过。蒙古马气力、耐力也非常惊人,驮着骑者能日行120公里,而且途中只需要休息一次,喝水进食。这样使得蒙古军队占尽优势,他们能迅速集中兵力,从而可以造成人马众多、声势浩大的假象。

蒙古军队的组织异常严密,而且调动起来灵活迅速。一万名战士分成十个千人队,一个千人队分为十个百人队,这万名战士由大汗的一个亲戚或亲信指挥。两万人可组成一军。另外,大汗会亲选一万名“体格矫健、技能好”的人,组成精锐的“护卫军”,在平时分为四班守卫,战时随大汗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