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除了胜、败,战争还有许多迷之细节(第8/14页)
养不起战马的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之后,积极地把国家军事的统领之权收归皇帝所有,因而发生了“杯酒释兵权”的事件。“杯酒释兵权”虽然有利于北宋国家政治统一、防止内乱,却也大大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因此一直以来,人们都把这个原因当成了宋朝军事力量弱小的主因。
但是,仔细分析宋代的历史和环境,会发现宋代不堪一击的背后,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宋朝没有大规模饲养战马,也没有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军团。可想而知,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在机动性和冲击力方面相对于步兵具有天然的优势。南方农耕民族的步兵在面对具有先天军事优势的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战团之时,几乎是不堪一击。既然骑兵具有如此大的作用,那么强敌环绕,渴望一统天下的宋朝为何不养马呢?
首先,宋朝国境之内,没有适合养马的场地。饲养战马,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饲养场地必须辽阔,需要大片的牧场供马生长繁衍;二是必须饲养体力较好的成年公马;三是,饲养战马需要比较寒冷的气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古代中国适合养马的主要地区有两个:西北和东北。汉唐两朝都曾在西北大规模饲养战马,因此汉对匈奴、唐对突厥的战役之中,中原王朝都能取得重大的胜利。但是,对于主要领地在黄河以南的宋朝来说,气候湿润温暖,并不适合养马,国土境内已经找不到合适的大片牧场饲养战马。而真正适合养马的西北和东北地区早已被其他少数民族政权所占领。北宋王朝只有先夺回这两片地区才有可能建立大规模养马场。但是,军事实力较弱的北宋王朝,没有骑兵军团的帮助,仅靠步兵又如何能赶走这些强悍的骑兵呢?
其次,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对于汉唐两朝的养马场地来说,宋王朝疆土之内确实没有适合养马的场地。实际上,靠近西北地区的甘肃东部和陕西大部分地区,也是北宋的疆土。汉王朝就曾在这片地区养过马。关中平原这片地区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许多王朝都曾在这片地区建都,最为著名的是汉唐长安城。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及其辐射之地,关中平原曾经的繁华富庶可想而知。可是繁华背后是以巨大的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生活在这里的达官贵人为了维持生活水平,必然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燃料和草料,这就造成了周边地区植被严重破坏。有消耗就有输出,如此密集的人口消耗输出,必然导致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也逐渐降低。就像整个东北黑土地被消耗殆尽之后,黑土无法再生一样。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之后,恢复也相当困难。而且汉朝曾在这里大规模养马,养活一匹马相当于养活6到7个人。如此大的投入,给关中地区的粮食供应带来巨大压力。这种压力在生态环境上的表现,就是大规模开垦,当地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程度可想而知。经过历代王朝建都的破坏,以及汉代养马的消耗,到宋朝时,关中周边的植被破坏很可能已经达到了无法支持大面积养马的程度。
综上,宋朝之所以不养马,既是由于北宋版图之内没有适合养马的地方,也是由于关中平原的养马潜力早已被历代王朝消耗利用殆尽,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再适合养马。
辽将萧达凛死得很意外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宋辽两国以举国之力开战。宋朝由宋真宗御驾亲征,辽国由萧太后统帅三军,在澶州等地进行了一场决定两国百年命运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签订了一个历史上著名的盟约“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内容主要是:宋朝向辽国缴纳岁币10万两白银,20万匹绢;两国结为兄弟友邦;两国约定在边境各驻守军,各守疆界;两国边境的百姓不得互相侵扰,如果有盗贼在边境流窜,两国军队没有得到对方允许不得越境追捕;两国固有的城池可以仍旧归本国驻守,不可以另建新城,开挖河道。
乍看来,宋朝向辽国缴纳大笔的岁币,澶渊之盟是以宋朝的屈辱让步达成的,但是,仔细思考的话,不难发现,如此大规模的战争,辽国得到的结果仅仅是一些钱财,却要放弃此后百余年入侵宋朝边境,大肆掠夺的权利,似乎并不划算。
但是,宋辽两国由于长期征战,致使国家经济发展受到阻碍,且宋军以步兵列阵为主,善守城,不善奔袭;辽军以轻骑兵为主,善奔袭,不善守城,两军交战,边境城池频繁易主,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土地得失,如此长年累月,就连两边的将领也出现了厌战情绪。
面对这种局面,宋辽两国君主都有一种一劳永逸的想法,因此,这场战争能够使两国君主亲征,出动全国军事主力,就足以说明战争的目的不在于谁把谁灭掉,而在双方有个足够的理由谈判,商量出一个两国相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