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除了胜、败,战争还有许多迷之细节(第7/14页)
由于李密在屡次作战中所发挥的作用较大,其威望也就越来越高,翟让遂主动把领导权让给了李密。后来,翟让的哥哥翟弘以及王儒信等人又劝翟让夺回领导权。如此一来,瓦岗寨的内部矛盾开始日益激化,以致最后李密不得不杀了翟让。
武德元年六月,宇文化及率江都隋军北上,瓦岗军虽然在应对宇文化及的作战中取得胜利,但也损失惨重。九月,东都隋军乘机发动进攻,瓦岗军全面失败,李密走投无路,于十月奔赴长安,向李唐投降。瓦岗军虽然失败了,但由于它是当时最强大的一支农民军队伍,在中原消灭了大量的隋军,割断了江都与洛阳的联系,迫使隋炀帝陷入江都孤岛,不能控制全国,间接促成隋朝的灭亡。
由此观之,正当瓦岗军日益强大的时候,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激化,军队被无形分裂,自我力量削弱,最终把自己逼上了末路。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罢兵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周恭宗即位,年仅七岁。朝中大权落在了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手中。公元960年元旦,传来北汉联合大辽南下攻打后周的消息。慌乱之中,后周符太后与宰相范质决定派赵匡胤出征迎战。赵匡胤率大军出发三日之后,到达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并在此驻军休息。当晚赵匡胤醉酒而卧,而有拥立之意的将士却环立待旦。次日黎明,四周叫啸呐喊,声震原野,士兵们高呼:“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部下高德怀把一件皇袍披在了赵匡胤的身上,拥立他为皇帝。赵匡胤在勉为其难中提出了同意当皇帝的几个条件:回开封后,对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惊犯,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反命令者诛族。得到将士们的答复之后,赵匡胤班师回朝。回到开封后,赵匡胤得到守备京城的禁军首领石守信、王审琦的帮助,不费一兵一卒,夺取了后周帝位,建立大宋。
从史书记载来看,赵匡胤在整个陈桥兵变事件之中,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似乎是情非得已才坐上皇帝宝座。但是,经过后人仔细研究发现,陈桥兵变其实是一场由赵氏家族预谋已久的篡权事件。
第一,在后周得知辽国与北汉联军南下攻打后周之时,满朝文武无不慌乱。宰相范质请赵匡胤出征之时,赵匡胤却以兵少将寡为借口推托,最后范质只得把朝廷最高兵权交赵匡胤。所以,陈桥兵变时赵匡胤手中几乎掌握了后周全国兵马。
第二,据《涑水纪闻》等书记载:“及将北征,京师喧言,出师之日,将策点为天子。故富室或挈家远避于外州,独宫中未之知也。”由此可知,陈桥兵变不是一次偶发事件,而是有预谋的。赵匡胤大军离开后不久,后周京城谣言四起,说赵匡胤才是真命天子。谣言的力量不可小觑。在后周世宗在位之时,赵匡胤就曾利用谣言,使驸马张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转而由他接任。这次故技重施,使得后周朝廷文武百官慌作一团。这也是赵匡胤的杰作,就是为了造成朝廷的慌乱,同时也使得自己在军队之中更有声望。
第三,皇袍从何而来?古诗有云:“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古代私藏皇袍是死罪,如果不是预先准备好,军中怎会临时有皇袍?
第四,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就马上班师回朝,可是他此次出征的目的是迎战汉辽联军,怎会如此轻易就回朝呢?“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加身便罢兵”。史书中既没有记载关于辽兵入侵的任何结果,也没有记载北宋出征的任何情况,这一场所谓的战争奇迹般的消失在史册里。由此可以认定,汉辽入侵的军情有可能是为了配合赵匡胤兵变自立而谎报的。
第五,《宋史·杜太后传》记载,杜太后得知其子黄袍加身后,没有因为这欺君罔上,诛灭九族的大罪而感到惊慌,反而还说:“吾子素有大志,今果然。”司马光《涑水纪闻》也记载,杜太后说,“吾儿生平奇异,人皆言当极贵,又何忧也。”这个“大志”,应该就是做皇帝。
第六,以当时的历史条件分析,后周皇帝年幼无知,根本没有能力带领部下一统江山。对于将士们来说,就算拼死拼活立了大功也无人知晓。他们迫切需要推出一个有威望的人,而且是能够真切地体验到他们劳苦的人出来领导他们。赵匡胤显然是具备了条件:他是军人,能够体验将士们的劳苦;他有威望,能够使人信服;他掌握着禁军的领导权,手里有军队。
所以,陈桥兵变的发生并不是偶然,它既是赵匡胤故意为之,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