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1970)(第6/6页)
(2) Henri Matisse(1869—1954),法国画家。
(3) Balthus(1908—2001),法国画家。
(4) Hieronymus Bosch(1450—1516),荷兰画家。
(5) Jan Brueghel(1568—1625),比利时画家。
(6) Albrecht Dürer(1471—1528),德国画家。
(7) Paolo Porpora(1617—1673),意大利画家。
(8) Paniel Seghers(1590—1661),比利时画家。
(9) Vanessa atalanta,是红纹丽蛱蝶的别名。
(10) Malevich(1878—1935),俄国抽象派画家。
(11) Kandinsky(1866—1944),俄国著名画家。
(12) Chagall(1887—1985),俄裔法国艺术家。
(13) Somov(1869—1939),俄国艺术家。
(14) Benois(1870—1960),俄国画家。
(15) Vrubel(1856—1910),俄国象征派运动时期著名画家。
(16) 杜布辛斯基1912年至1913年曾是少年纳博科夫的绘画教师,见《说吧,记忆》第92—94页、第236页。——原注
(17) Tchelitchew(1898—1957),俄国艺术家。
(18) Chaliapin(1873—1938),俄国歌唱家。
(19) Pavlova(1882—1931),俄国芭蕾舞演员。
(20) Hilton Kramer(1928—2012),美国艺术批评家。
(21) George Balanchine(1904—1983),俄裔美国舞蹈艺术家。
(22) Diaghilev(1872—1929),俄国艺术批评家和芭蕾舞倡导者。
(23) Mary McCarthy(1912—1989),美国文学批评家。
(24) Fabergé(1846—1920),俄国宫廷珠宝艺术家,其制作的复活节彩蛋享有盛誉。
(25) 作者在这章回想起一个早晨,他和家庭女教师——一位法国小姐去圣彼得堡,“我们驶过法贝热珠宝店的橱窗,它那怪异的矿石、摆放在大理石上的镶有宝石的三套车,诸如此类,这些物品深得皇室的喜爱,但在我们看来,却是怪诞和俗气的标志”。——原注
(26) Jules Supervielle(1884—1960),法国诗人。
(27) Nathalie Sarraute(1903—1976),法国作家。
(28) Raymond Queneau(1903—1976),法国作家。
(29) 纳博科夫的溢美之词不无幽默,因为格诺的《风格练习》是反故事的,即使不是反小说:一个男子挤在一辆公车上,后来,他的一个朋友建议他在大衣上增加一粒扣子,这样的“故事”以不同的方式重复讲了九十九遍,而没有什么“生动有趣”的,如詹姆斯·邦德的故事那样。——原注
(30) Franz Hellens(1881—1972),比利时小说家。
(31) 纳博科夫自然是在取笑学术界的癖好,将个体的艺术家或作家简单地、武断地归入某个“时期”、“流派”、“主义”(他说“只有一个流派,那就是天才派”),但是,他的回答又实有所指。波德莱尔在比利时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海伦斯生于1881年,在波德莱尔死后十四年才出生。海伦斯确实代表“后波德莱尔时期”。海伦斯全集包括八部小说、十四部诗集。1931年的诗集有一幅莫迪利亚尼为他所画的肖像。他的《诗歌全集》出版于1959年,他的最新作品《物体》出版于1966年。《新版拉鲁斯》(1969)有他的一个简短条目。纳博科夫很多年未见到海伦斯了。1959年,他送给纳博科夫一本他的小说《上帝的眼睛》,热情地写上“给《洛丽塔》的作者”。——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