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求学之路(第7/22页)
◎德国建筑风情: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这些屋子每间一个样子;屋顶,墙壁,地板,颜色,陈设,各有各的格调。但辉煌精致,是异曲同工的。”
——朱自清《欧洲之旅》
漫步走在宽大、干净的大街上,街道两旁种植着葱郁的树木,后面掩映着一排排木制结构的尖顶小屋,白墙黑梁,清新大方;深褐色的木制架子在墙外镶嵌,微风袭来,细细地呼吸,恍惚间,感觉闻到了木头淡淡的清香。走到路的尽头,一座古典而不失威严的教堂矗立在眼前,整体直立向上,塔尖直指苍穹,仿佛要摆脱尘世间的一切重负,五彩的玻璃、精致的墙画、鎏金的装饰无不搭配得相得益彰、美轮美奂,虽华丽但却不失庄严。这一切的一切,不禁让我们想到身为基督徒的三毛。
穿过教堂,沿着弯曲的小路,伴着路边无数的无名小花,向山上走去。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让山上的城堡笼罩在了一片金色之中,水蓝色的顶,雪白的墙,墙面上有着茂密的爬山虎,在阳光下,犹如绿宝石般通透灵动。德国的建筑艺术果然名不虚传。朱自清先生在漫游德国时就曾对其建筑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并大加赞赏:
“这些屋子每间一个样子;屋顶,墙壁,地板,颜色,陈设,各有各的格调。但辉煌精致,是异曲同工的。”
“外国的宫殿外观常不如中国的宏丽,但里边装饰的精美,我们却断乎不及。”
节能与美感完美结合的老古董——木桁架建筑
“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三毛
但凡去过德国的小城镇和乡村旅游的人,经常可以看到墙壁上镶嵌着格子状木架的老房子。粗略地看上去,大部分人都会误以为那些整齐的木格子只是一种装饰图案,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这些裸露于外墙的褐色木架构成或简洁或繁复的几何图案,看起来的确是赏心悦目。但是木架更重要的作用却不在于此,而是在于构成整座房屋的框架。就好比人的骨骼支撑起整个身体,使人可以行走、可以站立。木架本身的直挺形象也塑造出了房屋的气概和风骨,木架之下所填充的泥坯则好比人的血肉,使人具有了生命的温暖与活力,而外墙上涂的那层墙皮自然也就是人的皮肤了。外墙有泥坯的部分通常刷成白色,再配上深褐色的木架结构,整体显得质朴大方,与中国江南小家碧玉的房屋相比,让人觉得入住前者更能舒适自然一些。三毛一定会喜欢上这种简单但舒适的小屋,虽然它并不华丽,因为三毛曾说过:“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而且,荷西也有过一个一生最幸福的梦想,那就是有一个很小的公寓,里面有一个像三毛这样的太太。尽管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一切如过往烟云。
这种木头房子被称为木桁架建筑。桁架建筑一般不会很高大,都比较小巧,就像一栋精致的小别墅一般,使用这种建筑模式最多的还是普通民居。因此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这种常用于普通民居的桁架建筑会给人朴拙单纯的印象。今天在德国境内还有两百五十多万座木桁架建筑保存完好。德国的各种历史遗迹如今仍保存完好,甚至有些还在使用当中,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日耳曼民族是一个恋旧的民族,虽然说德国的现代化程度绝对不逊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可是他们并没有忘记传统,将自己禁锢在现代化的钢筋水泥之中,而是始终小心翼翼地守护着祖先们留下的历史遗产和文化遗产。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篇报道,在德国的很多地方,尤其是在一些注重传统与古典美的地方,拒绝高楼的斗争此起彼伏。这里所说的高楼就是一般意义上我们所说的高楼大厦,这些高楼大厦可以说是现代化的代名词,是一种时代的象征,甚至有人将其称为伟大的人类创造出的伟大建筑,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人拒绝它呢?
原来,在德国的慕尼黑曾经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情。西门子公司想在慕尼黑南部建造一栋高达146米的大楼,这个计划刚被提出就遭到了慕尼黑一半以上市民的反对,反对的原因是慕尼黑的圣母教堂只有99米,这栋高楼怎么可以比圣母教堂还要高呢?伟大的圣母教堂必须高于一切!而且在天气晴朗、阳光普照的时候,从慕尼黑的普通住宅阳台上往南看是可以看到美丽的阿尔卑斯山脉。慕尼黑市民当然很不愿意在眺望美丽山景时让西门子的那栋146米高楼群扫了他们的兴致,这也是反对建造高楼派的另一个重要的理由。最后市民们与政府达成一致,在今后几年里所建高楼都不能超过100米,此事才算作罢。会发生这种事的原因除了虔诚的宗教信仰外,应该还有保护历史传统与古迹等因素在里面吧!如今慕尼黑的市民们仍对以前建的高楼耿耿于怀,比如在水仙女宫的东北方建起来的那座“臃肿”的慕尼黑大厦与秀丽的宫殿极其不般配;而从市中心漂亮的路德维希大街往北望去,有大学、教堂和凯旋门,但是轴线左侧竖起来的126米与113米高的双子楼却也跟古典的街景很不协调,简直就是一抹败笔。所以慕尼黑人说:“圣母教堂和老城区是我们的心仪所向,我们不允许别的高楼大厦把它们的阴影投进老城中来。在慕尼黑,新的高楼不可以高于圣母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