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7 世界在变而你始终如一(第6/6页)

十八九岁,在异乡生活。

一个人吃饭,胃口奇好,对新鲜的食物有强烈的占有欲。

一个人谋生,多半时间都待在仓库里整理纸箱,从事最简单的体力劳动,险些退化成单细胞动物。

一个人行走,在古老的巷子里晃荡,坐漫长的公交车穿越城市,玻璃上映现出自己的脸,熟悉又陌生。

一个人去网吧,和遥远的人聊天,听了很多难辨真假的爱情故事,渗入记忆后再回忆起,会连自己也混淆。

一个人逛街,去批发市场买廉价的衣服,在心里暗暗抵触鲜艳的颜色。

一个人去街角租书看,“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每一本都读过,刀光剑影,爱恨情仇,整夜沉迷在虚构的文学世界里,一颗心匹马天涯,良辰孤往,却不知是蹉跎。

二十岁那年,相亲,恋爱,经过几个月的异地恋后匆匆结婚,接着从一个异乡,到另一个异乡。

也曾以为两个人的生活会比一个人更好过,毕竟牵手相爱的温情那么实在,要押上一个未卜的漫漫余生也心甘情愿。然而,还是逃不掉俗世爱情故事的窠臼。

将近十年的磨合期,让我尝遍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争吵,负气,离家,欲绝的伤心——

曾经一个人在深夜的街头痛哭,茫然四顾,不知这声色斑驳的世间,明日有何可恋之处。

跟朋友打电话,喋喋不休,语无伦次。

数月暴瘦十斤,失眠,异食癖,需要看心理医生。

站立在人群中,仿佛是被遗弃在孤岛上,孤独如影随形,深入骨髓。

一直到最近几年,才慢慢地做到与婚姻平静相处。余生还有很长,我终于可以不再害怕。

这些年,我阅读,写作,在文字中远行,与自己的内心独立相处,生活便随之有了转圜的余地。

原来,自身才是一切症结的来源。

行走于世间,与自己沟通,应该是一种必备的能力。一个人与自己相处好了,与外界相处起来,关系总不会太差。

孤独并不可怕,更不可耻。

于是,面对孤独时,也不再逃避,不再拒绝了,而是与它坦诚相待,相依相伴。就像曾经恐惧过的很多事情,生老病死,消逝别离,空虚残缺,都可以满怀耐性地去理解和接纳。

《无量寿经》言:“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所以我相信,黑夜孤寂,白昼如焚,孤独是与生俱来的情感,而非情绪,渗透于喜怒哀乐,无论是生如蚁,还是美如神,都没有谁能够逃脱。

很多时候我甚至在想,是不是一个人生命的质量,也会取决于面对孤独的方式?

有人将孤独视为风,在无涯的时间里,且听风吟。

有人将孤独视为药,用以治愈自身,却只能内服,不可外敷。

有人将孤独视为火,为生命驱走黑暗,带来勇气和能量。

有人将孤独视为植物,在内心的土壤里扎下根须,也为灵魂投下绿荫。

有人将孤独视为猛兽,穷其一生,与之角逐厮杀,遍体鳞伤。

有人将孤独视为礼物,尽管有时忘了绑上蝴蝶结,但还是装着一个如假包换的精神世界。

…………

而孤独对我来说,更像是水。

童年时,孤独是大河,暗流涌动,让人惧怕。

青春时,孤独是无人问津的古井,荒烟蔓草,清凉幽深。

成年后,孤独是江湖,星月相照,无处可退。

这些年,孤独是心底的海洋,静默,内敛,宽宏,富足,纳记忆百川。

在这片海里,我甘愿做一只笨重的蚌,有着坚硬的外壳、柔软的内质。

感谢时光赐我钝痛和慈悲。怀抱中这枚生活的沙砾,普通之极,却有一天可以成为独特的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