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妈妈

我儿子小时候最喜欢听的故事是《小蝌蚪找妈妈》。很多妈妈都会给幼小的孩子讲这个故事。故事的大致内容是:在一个春天的池塘里,一群小蝌蚪快乐地游来游去。有一天,它们看着鸭妈妈带着几只小鸭子在游戏,就想起了自己的妈妈,问鸭妈妈,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鸭妈妈告诉它们,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四条腿,唱起歌来“咯咯”叫。小蝌蚪找呀找呀,先后找到了大鱼、大白鹅、大乌龟,最后在一片荷叶上找到了它们的妈妈,一只绿色的大青蛙。每次讲到这里,儿子总是疑惑地看着我,他不太理解,小蝌蚪的妈妈怎么会是大青蛙呢,但他还是要求一遍又一遍地听这个故事。

我因为忙于工作、学习、挣钱,儿子五个月的时候,在一个寒冷的雪夜,我把他送到一百里地以外的姥姥家。从此与儿子再没有真正在一起生活过。我总是每隔两三个礼拜,带着几袋奶粉,火急火燎地去看他,每次抱他,他都哭得像我要杀了他似的。

这孩子开口说话很早,大约不到10 个月。他说出的第一字不是通常孩子说出的“妈妈、爸爸”之类。他说的第一个词是“渴了”,更奇怪的是,后来又加上一个字“我渴了”。通常孩子是不会用“我、你、他”这种代词的。我认为他也不是真的会用代词,对他来说,只是一种发音而已。后来,将近一年的时间,他只会说这三个字。刚开始我非常激动,儿子终于开口说话了,而且一开口就是整句话,简直是一个天才。后来觉得很心酸,一天到晚“我渴了,我渴了”,以至于每个见到他的人都想方设法地帮他找水喝。其实孩子刚开口的那些字是万能的,他表达的意思无所不及,使用频率极高,只要是醒着就不停地“我渴了,我渴了”。不知道的以为这孩子真灵,还在大人怀里抱着,不会走路就能说成句的话,就试着和他攀谈,问他:“你妈妈呢?”

他答:“我渴了。”

再问:“你爸爸呢?”他还是“我渴了。”

又问,你叫什么名字呢?依然是:“我渴了。”

不懂的人就叹了一口气,心想,这孩子怕是一个白痴吧。

就在这揪心的“我渴了,我渴了”的叫声中过了大半年,有一天,突然开口叫“妈妈”,而且每叫必哭,一哭就是惊天动地。我不在身边,家里人想办法哄他,就打开电视,看到长发的年轻女子就说,看吧,那就是你妈妈。这一招可真灵,每次都不哭了。后来,他自己也会找妈妈了,大街上的广告牌,商店里的促销图片,只要是长头发的女子,他都喊她们妈妈。

有一次,我拉着他的手在街上散步,地上有一张广告纸,是一个丝袜的广告,一个绿衣的长发女子斜躺在一片荷叶上,双目微闭,两腿修长。他睁大眼睛,挣脱我的手,捡起那片纸喊着:“妈妈,妈妈,安然妈妈。”他的乳名是安然。我哭笑不得,告诉他:“我是你妈妈,你妈妈是我。”他端详了我半天,还是紧紧抱着那张广告纸说:“这是妈妈,安然妈妈在这里。”

有的时候,他似乎也知道我的存在。我有过一辆红色的自行车,他一看到骑红色自行车的女子就哭着喊着叫妈妈,每当看着他哭喊着追着那绝尘而去的红色自行车,我就热泪盈眶,原来,我在他的心里只是一缕红色。

这不幸的预感终于成了事实。在他三岁那年,我离婚了。

我因为在校读书,没有抚养能力,就没有争取到监护权。没想到,一纸离婚书让我们母子从此天各一方。我去更远的城市读书,他被送到更偏僻的乡下奶奶家。每次我想见他就要乘火车,换汽车、三轮车,再步行五里土路,才能到他寄养的小村庄。

每次这样辗转多次,却一次也没有见过他的身影,奶奶家的人,不是说他进城去了,就是说去亲戚家了,有几次,我住进镇上的小旅馆,整天在村庄附近徘徊,一次也没有看到过儿子。

正常的母爱受到阻碍,突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世界上的一切对我来说都变得毫无意义。我的世界坍塌了,缩小到只有儿子,只要能和儿子在一起,就是沿街乞讨也在所不惜,只要能看上儿子一眼,就是立刻死去也心甘情愿。学业完全不能进行了,睁眼闭眼全是儿子的影子,逢人就讲儿子,真的成了祥林嫂。都说失恋是人生最痛苦的事,其实失恋只是失去与自己再无关系的一个人,而且可以被另一个人取代,儿子是自己的骨肉,母亲和孩子的天然情感是无法摆脱、无法取代的,而且儿子又是那样幼小。我彻底崩溃了,看了很多心理医生都毫无效果。我的研究生班的同学一起研究我的病案,研究出一套另类疗法,不再是一味地疏导,而是反面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