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会拒绝才能掌握主动权(第4/5页)
当然,如果你不想开那么多玩笑,而是想要把心里的话传达给大家,那你可以很轻松、也很诚恳地告诉大家:“大家都是老同学了,老同学面前,哪有什么老板啊!”话讲到这里,应该就没有人会再逼你请客了。
+•延伸思考
很多时候,别人说话都是半开玩笑半认真。你如果当成玩笑,那就是玩笑;可是如果你觉得困扰,那就应了那句话——“认真你就输了”。
除非你实在是个不会开玩笑的人,否则不推荐使用“老同学之间,没有什么老板不老板的”这种说法。因为,如果你不是个公认的忠厚老实、喜欢推心置腹的人,这么说,别人很可能腹诽:“开个玩笑而已,他还真拿自己当老板了。”
拒绝孩子,从说出你的“舍不得”开始
很多父母会因为自己“负担不起”,
反过来指责孩子“不应索取”。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孩子总是想买新玩具,拒绝的话,他就会又哭又闹,我该怎么说,才能让他接受不能一直买新玩具这个事实呢?
常见的说法:“唉!每次带你出来都吵着要买玩具!上个月不是才买给你了吗?这么快就又想要新玩具,真是受不了!”
更好的说法:“我知道你很想要,是我的话我也想要。但是价格实在有点贵,爸妈真的舍不得。咱们想想办法,有没有可能先借别人的来玩,好不好?”
?•为什么要这样说
很多父母会因为自己“负担不起”,反过来指责孩子“不应索取”。为了避免愧疚而迁怒于人,不仅会伤害亲子关系,更会造成孩子心理的扭曲。
比如小孩想买玩具,爸妈心里觉得浪费、舍不得,但说出口就变成:“上个月不是才买给你了吗?每次都这么快又想要,你这样喜新厌旧,实在太浪费钱了!”
爸妈这样说,是把愧疚感转移到孩子身上,让孩子觉得:“我提出要求,是不应该的;我说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不对的。”孩子会持续感受到“提要求的罪恶感”,害怕提出要求。等到有一天,他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孩子很可能会因为害怕太麻烦别人,或是害怕被认为太自私,而不敢求助。
而孩子这种错误的观念,则是来自爸妈另一种错误的观念:他们觉得“舍不得给孩子买东西”是错的、是有问题的,好像不能满足孩子,就是自己的无能或者自私。如果被孩子发现父母自己在满足欲望,那就会很羞愧。而正是因为爸妈想逃避这种愧疚和罪恶感,才在无意间把孩子当作代罪羔羊。
事实上,不管是孩子或是父母,“有欲望”都不是一件错事。孩子想要买新玩具,这个需求很正常。妈妈想要买一条新裙子或是爸爸想要多看场电影,这也很正常。而想要的事无穷无尽,肯定不是每个欲望都能被满足。换句话说,“无法满足别人的欲望”也不是一件错事。
所以,既然每个人都没错,作为父母就既不要觉得有罪恶感,也不要指责孩子有欲望。父母完全可以大方地向孩子坦陈:“我知道你很想要,但是价格实在有点贵,我真的有点舍不得。咱们看看有没有办法找人借来玩好吗?”这句话同时表达了三个关键信息:(1)你的欲求是合理的;(2)我不能满足你也是合理的;(3)我们可以一起面对问题。
再举个例子。经常有爸妈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孩子想学钢琴,但是看起来没什么天分,想劝他放弃又不知道怎么说。其实,真正困扰父母的不是孩子没天分,而是学钢琴的成本太高。想象一下,如果学钢琴是免费的,或是换成口琴,也不用请人来教,应该没几个父母会在意天分的问题了。
因此,与其跟孩子说:“只要你有天分,花再多钱家里也会支持你学下去,但是你的表现真的不是很好,我们别学了。”倒不如直接承认:“学钢琴很贵,家里并不宽裕,可能负担不起你的学费。”当然,孩子听到之后可能还是会哭闹,但他也必须学会这个重要的人生课题——体谅别人的不足。
孩子需要知道,他确实可以有欲望,但不是他想要就一定能得到。孩子也必须了解,别人有别人的极限,他不能因为需求没有被满足,就觉得生气、不满。就像他有欲求很正常一样,对方没有能力满足他,这也很正常。
+•延伸思考
向孩子坦陈真相,能够让亲子关系更密切,让家庭更团结。这是因为,如果爸妈用“你要求太多”“你没有天分”为由拒绝孩子,那就是站在了子女的对立面。但如果你是说“家里实在没有钱,负担不起”,这就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要作为整体去面对的问题。孩子作为家里的一分子,自然会跟父母站在同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