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索诺拉沙漠 1976(第2/19页)

“好了,再来个,”我说,“什么叫四短音步?”

“这是你瞎编的,加西亚·马德罗。”贝拉诺说。

“没有。它是指古典格律中由四个短音节构成的韵脚。没有固定韵律,也许因此被视为一种简单的韵律现象。知道什么是三长音步吗?”

“这个绝对是你瞎编的。”贝拉诺说。

“不是,我发誓。它是指在古典格律中由三个长音节构成的韵脚,通篇有六个节拍。强音可以落在第一个和第三个音节上,或者只落在第二个音节上。必须与其他韵脚一起构成格律。”

“什么叫强音?”贝拉诺问。

利马张开又合上了嘴巴。

“强音,”我说,“是指强拍,某种暂时性的强调。我来说说什么是强音部吧,这是拉丁语韵脚的语音要素,意思是指强音落的那个音节,我们还是接着提问好了。给你们说个简单的,人人都会的。什么是双音节句?”

“一个只有两个音节的句子。”贝拉诺说。

“很好。也跟时间有关,”我说,“双音节的发音时间要更长。这可能是西班牙语格律中很少见同时又是最可能短的诗句。它出现时几乎总是用来连接更长的诗句。现在来个难点的。什么叫阿斯克里皮亚底格式?”

“不知道。”贝拉诺说。

“阿斯克里皮亚底格式?”利马问。

“这个概念源于萨莫斯岛的阿斯克里皮亚底斯,他最喜欢用了,不过萨福和阿乐凯奥斯也没少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阿斯克里皮亚底格式色彩较淡的形式,由十二个音节组成,用两个伊欧利斯节奏单位(或者元素)隔开,前者由一个强强格、一个强弱格和一个长音节构成,后者由一个强弱格、一个扬抑格的不完整音步结尾的二音步诗行构成。阿斯克里皮亚底格式色彩较浓的形式则有十六个音节,由插入在两个伊欧利斯节奏单位之间的音节中一个长短格不完整音步结尾的二音步诗行构成。

我们快要走出墨西哥城了。我们以每小时八十英里的速度行驶。

“什么是语句间隔反复?”

“不知道。”我听到朋友们说。

轿车驶进黑暗的大道,穿过没有灯光的街区,来到只有一些妇女和孩子的大街。我们又越过还在庆祝新年的小区。贝拉诺和利马朝公路前方望着。鲁佩的脑袋靠在车窗上。她好像已经睡着了。

“什么是语句间隔反复?”没人回答。“是由在一个句子的诗行或一系列诗行中某个词语在开头和结尾各重复一次的音节形式。比如加西亚·洛尔迦[3]的诗:绿色啊我多么爱你绿色。”

我沉默了片刻,眼睛望着窗外。我感觉利马可能迷路了,好在没有人尾随我们。

“接着来,”贝拉诺说,“总会有我们知道的。”

“什么是硬拗?”我说。

“我以前是知道的,可现在忘了。”利马说。

“这是一种比喻,已经成为日常用语的一部分,不再被当做比喻了。比如:针眼、瓶颈。知道阿尔基洛科斯式是什么意思吗?”

“这个我知道,”贝拉诺说,“必然是阿尔基洛科斯用的格律了。”

“那是个了不起的诗人。”利马说。

“具体说是什么格律呢?”我说。

“不知道。我可以背一首阿尔基洛科斯的诗,但不知道阿尔基洛科斯式诗是什么东西。”贝拉诺说。

我告诉他们阿尔基洛科斯式诗是两行一节(dystich),可以有各种不同形式。第一种是由一个长短格的六步格诗后面紧随一个长短格的三韵脚的不完整音步结尾的诗行构成。第二种……这时我快睡着了,听着自己说话的声音或者在小车里发出的回音,说着什么短长格二韵脚或者长短格四音步句或者扬抑格二韵脚不完整音步结尾的诗。后来我听到贝拉诺在背诵:

心,我的心,被不堪承受的苦难击得稀烂,

抬起头来,直面憎恨我们的人吧。亮出你的胸膛直面敌人的进攻,把他们击溃。

在寒光闪闪的矛尖中岿然屹立。

不要退却,如果你打败了他们,不要肆意炫耀。

如果他们打败了你,也不要跑回家躺在床上哭泣。

我又使劲睁开眼睛,利马问这首诗是不是阿尔基洛科斯写的,贝拉诺说是西蒙,利马说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或者说真是个他妈的奇妙无比的诗人。再后来,贝拉诺回过头对鲁佩解释(好像她挺关心似的)帕罗斯岛的阿尔基洛科斯是何许人,说他是一个生活在公元前650年左右的希腊诗人和雇佣军人,鲁佩什么也没说,我想这就是最恰当的反应了。我坐着进入半睡眠状态,脑袋靠在窗上,听着贝拉诺和利马在说一个诗人从战场上逃出来,对这一行为带给他的耻辱和名誉上的损害毫不在乎,事实上还炫耀不已。后来我开始梦见有人穿过一个枯骨遍地的田野,这个有争议的人没有脸庞,或者至少我看不见他的脸,因为我是从远处看到他的。我来到一个山脚下,那里峡谷中几乎没有一丝空气。那个人赤身裸体,留着长发,起先我以为那就是阿尔基洛科斯,其实说他是谁都可以。我睁开眼睛时天还没有亮,我们已经离开墨西哥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