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图(第3/4页)

即使现在也记忆犹新,当时恰逢初夏时节,午后不见一丝微风,王氏庭院的牡丹正在玉栏边盛放。匆匆谒见,揖尚未作完,径自莞尔一笑。

“听闻《秋山图》已归府上所有。烟客先生曾为此画大费苦心,而今也该放心了。如此想来,真是快慰不已。”

王氏满脸得意地说道:“今日,烟客先生、廉州先生都要莅临舍下,然而,先到者为尊,请您先观赏吧。”

说罢,王氏马上叫人将《秋山图》挂到厅堂的侧墙上。毗邻溪水的红叶村舍,弥漫山谷的朵朵白云,远近屏立的青山翠峦——我的眼前立刻展现出大痴老人勾勒出来的,比天地更加灵秀的这方小天地。我满心雀跃,不由得心跳加速,眼睛眨也不眨地望着墙上的画。

云烟丘壑的气势,与黄一峰的手法如出一辙,着实难以令人生疑。画上如许皴点,用墨却又如此灵活——设色这般浓重,却不落痕迹,除了痴翁,别人终究是做不到的。可是——可是这幅《秋山图》,和烟客翁曾在张氏家见过的那幅,的确不是同一黄一峰之作。相比之下,眼前这幅恐怕是比较下品的黄一峰了。

王氏和满座食客,皆在周围窥探我的神色,我须得竭力不使失望之情露在脸上半分。然而,纵使我再怎么努力,轻视之色还是不知不觉中流露了出来。不久,王氏带着不安的神情问我:

“怎么样?”

我慌忙答道:“神品!神品!能让烟客先生折服,确实非同一般。”

王氏的脸色稍有缓和,可眉宇之间对我的赞赏,却透着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时,曾经向我传达过《秋山图》神韵的烟客先生正好来了。烟客翁与王氏寒暄着。脸上一片喜色。

“五十年前看这幅《秋山图》时,还是在荒凉的张氏宅院;如今竟在华贵的府邸,有幸再睹此画真容,实乃意外的因缘。”

烟客翁一边说着,一边抬头望向墙上的大痴之作。当下这幅《秋山图》到底是不是之前看过的那幅,烟客翁心里应该比谁都清楚。因此,我也同王氏一样,密切注视着翁看画时的神情。果不其然,翁的脸色逐渐笼起一道阴云。

一时鸦雀无声。王氏越发不安起来,只听他怯怯地问翁:

“您觉得怎么样?适才石谷先生还大为赞赏来着……”

我担心正直的翁会实话实说,心里不由得捏了一把冷汗。然而,想必翁也不忍心看到王氏失望的神色吧,他看完了画,便郑重其事地对王氏说:

“能得此画,当是莫大的幸事。这对您府上的诸多珍藏来说,更是锦上添花。”

可是,这番赞美之词并未让王氏转忧为喜,脸上的愁雾反倒更浓厚了。

多亏廉州先生虽然晚来但那时却赶到了,不然我们一定会很尴尬。正当烟客先生支支吾吾,不知如何称赞时,幸而有廉州先生为大家活跃气氛。

“这就是所谓的《秋山图》吗?”

廉州先生随意打过招呼之后,便去看黄一峰的画。一时默不作声,只是咬着嘴边的胡须。

“据说烟客先生曾在五十年前看过此画。”

王氏甚是忐忑,便补充了一句。廉州先生从未听翁说过《秋山图》的神韵。

“依您的鉴赏,怎么样呢?”

先生只是嘘了一口气,目光依然注视着画。

“您不必客气,直说无妨……”

王氏勉强一笑,再次催促先生。

“这个嘛……这个……”

廉州先生又闭口不言了。

“这幅画,到底怎么样?”

“当然是痴翁首屈一指的名作!——且看这云烟的浓淡,气势的磅礴!尤其这林木的设色,简直浑然天成。快瞧,远处不是凸起的山峰吗?从整个布局来看,多么灵动的神韵啊!”

先前一直静默不语的廉州先生,回过头来,一一向王氏指明此画的精妙之处,同时不断地发出赞叹声。不用说,王氏的脸色逐渐明朗起来。

在这期间,我悄悄示意烟客先生,轻声问道:

“这当真是那幅《秋山图》吗?”

翁摇了摇头,还我一个奇妙的眼色。

“一切恍然如梦。说不定那张家的主人,是狐仙或是什么的……”

“《秋山图》的故事到此为止。”

王石谷说完,徐徐啜饮一杯茶。

“确实是一个怪谈。”

恽南田从刚才一直凝视着铜灯台上的火焰。

“据说后来,王氏又热心地提了不少问题。说到痴翁的画作,除了《秋山图》,其余的,张氏一概不知。如此说来,烟客先生之前看到的那幅不是藏在别处,就是他自己记错了。到底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总不会连先生到张家看《秋山图》都是虚幻的吧?”

“可是,烟客先生心中不是明明白白留着那幅精妙绝伦的《秋山图》吗?甚至,就连您心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