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3/15页)

宣和二年中秋之夜,官家大赐恩典,把宰相、执政、侍从近臣等都召入禁中赐宴。宴毕,官家带领大家赏月,自己反复诵吟了他特别喜欢的李后主的两句词“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他以李重光后身自居,似乎很愿意替祖宗偿还欠下他的那笔人命债),然后宣谕:“如此好月,如此清夜,千万不可辜负了它。诸卿可乘坐御舟,往环碧池中去遨游一番。朕有事禁中,恕不奉陪了。”

说着,自己果真跨上内监牵来的“小乌”,踏着从密林中筛出来的清光,回宫去了。

大臣们刚在御舟中坐定,内侍传旨官东头供奉黄珦忽然取出一份议状,宣布道:“奉旨,诸大臣赞同伐辽复燕之议者,可在议状上署名,如持异议者免署。”

这是官家精心安排最得意的戏剧化场面,在一本正经、坐朝议政的场合中不妨吟诗作词,谈谈风花雪月,轮到君臣游宴,敞心玩乐之际,忽然来个突然袭击,偏要大家议论起军国大事来。

揣摩官家心事,先承旨意,委曲逢迎,这原是蔡京的看家本领。按理说,他身为公相,领袖百僚,应当毫不犹豫地率先表态,署名拥护,才能博得官家的欢心。谁知他鬼迷心窍,一时穿凿过度,过高地估计了官家对自己的依赖,认为轻率地署了名,未必就能改善目前的处境。如果稍持异议,略为搭点架子,可能会刺激官家,今后在伐辽问题上就会多多征询他的意见,不至于完全把他搁置在一旁了。

他正在沉吟犹豫,举笔未定之际,机敏的王黼说了一句:“太师老成谋国,犹待深思熟虑,下官有僭,率先签署了。”

王黼说罢就不客气地从黄珦手里接过议状来,抢先在空白的第一行、本来应该由蔡京签名的地方写了“臣王黼赞同圣意,伐辽复燕”一行字。接着童贯、蔡攸、王安中、李邦彦等一连串人都跟着签上名。

王黼的抢先签署,使蔡京大吃一惊,同时也使他的处境更加为难了。现在他即使签署,也只得署在他们之后的空白处,官家一望而知他是勉强追随,不是衷心支持。而以余深、薛昂为首的一批热心拥护蔡京的大员看到他正在沉吟,没有立刻签署的表面现象,错会了他的用意,就说出“臣等与蔡京之意相同”的蠢话,拒绝署名。

应声虫之所以能够成为应声虫,首先要运用听觉器官,听清楚了它们的主子正说什么,然后才能运用发音器官发出响应它的声响。两者并重,决不可偏废。现在余深等人强调了后者,忽略了前者,没有弄清楚蔡京的真正用意,就轻率表态。它造成的后果是,在宰执大臣中间,对于伐辽问题,清楚地分成两派,而蔡京也被肯定为反对派领袖的地位。当这些应声虫说了这句蠢话以后,蔡京甚至连纠正自己的错误的机会也被他们“应”掉了。他眼睁睁地看黄珦卷起墨汁刚干的议状,径往大内去向官家交差,心里明白已经上了大当,铸成大错。他悔恨不迭,神态昏眊,在离舟登陆之际,竟然一脚踏空,“扑通”一声,全身掉入水中。等到内侍们七手八脚地把他拖救上来时,他已变成一只湿漉漉、水淋淋的“落汤太师鸡”。

看到这一切过程,心里感到无限得意的王黼乘机调侃一句:“公相幸免汨罗之役。”

善于属对的王安中,不假思索就对上一句:“太师几同洛浦之游。”

当前的施政是以伐辽复燕为中心任务,蔡京既然是它的反对派,显然不能够留在政事堂中继续“平章军国大事”“宰执天下”了。拒绝署名的后果迅速表现出来,他最害怕的“致仕”终于像斧钺般无情地加到他的腰领以上,使他完全、整个地退出政事堂,留在京师奉朝请留着空衔,在京师参加朝会和朝廷举行的种种仪式,称为奉朝请。。虽然官家对他的恩礼没有减退,他获得一个致仕宰相可能获得的一切礼数,他仍旧保持着一大串虚衔,仍旧被人们称为“公相”,在朝会大飨中,仍旧坐在首席的位置上,俨然为百僚之长,但他已经是一个水晶宫中的人物,只许大家隔着水晶罩子看,再也不能在实际政务中起什么作用了。

他以惊人的毅力忍受了这个难堪的局面,“逆来顺受”原来就是一切封建官僚的处世哲学,但他一刻也不忘记卷土重来。他没有因为暂时的顿挫而失去信心。官家的恩典可恃而不可恃,不可恃而可恃。官家进退大臣,犹如他递选妃嫔一样,总是怜新厌旧。官家今天厌他之旧,怜王黼、蔡攸之新;说不定,过了一段时日,又要回过头来,厌王黼、蔡攸之旧而怜他之新了。新旧是要看他坐在宰辅席上时间之久暂而定的。先朝哲宗皇帝的孟皇后,不是立了又废、废了又立,经过好几次反复吗?他本人也有过三次下台、上台的反复经历。总之是有例可援,他不会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除非自己不争气,等不到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