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汉儒评秦(第4/5页)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锄耰棘矜,非铦于钧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

贾谊认为:陈胜的地位远比六国之君低得多,陈胜军队的武器、素质比六国军队差得多,至于统兵的将领更赶不上六国的将帅,但是,六国于秦却败得一塌糊涂,陈胜于秦却赢得了天下的群起响应,最终推翻了强大无比的秦帝国。

陈胜面对大秦帝国所表现出来的“强大”让贾谊惊呆了,所以,《过秦论》两次拿陈胜与六国对比,而且还专门为陈胜书写了一段。不过,贾谊笔下的陈胜实在是不堪人目的下三滥: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乏人,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陈胜不是名门望族,地位十分低下,陈胜的才能连中等水平也达不到,陈胜的富有更是无从谈起,只是个戍边的小卒。总之,在贾谊笔下,陈胜是一个“六无”之人:无才,无德无地位;无财,无名,无依靠。但是,他竟然能成大事,岂不怪哉!

陈胜最大的神奇就在于,他这样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振臂一呼,竟然能造成导致大秦帝国灭亡的全国性民变!一个如此不值一提的陈胜为什么能够战胜强势的大秦帝国呢?

因为陈胜面对的大秦帝国与六国面对的秦国已完全无法相比。六国面对254的秦国是一个具有坚强核心、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秦国;陈胜面对的大秦帝国却是一个民心尽失、人人自危、个个欲叛、元气大伤的大秦帝国。

失不失民心看什么?看天下百姓对陈胜、吴广发动民变的反映。陈胜、吴广因为误期将被判死刑,因此,在进退维谷的困境中选择了造反。这场八百人的起兵最终会是什么结果?陈胜、吴广自己也不可能有太高的预期。他们是被逼无奈才反的。但是,让陈胜、吴广没有料到的是他们点燃的反秦烈火竟然获得了天下百姓的群起响应。

为什么陈胜、吴广发动的这场民变会让天下百姓云集影从呢?关键是天下百姓早就对秦国暴政极度不满了,只差一点火星,就能引发连环大爆炸,就会炸翻整个大秦帝国。陈胜、吴广就是点燃这场大爆炸的一枚火种。

陈胜、吴广在商议起兵时曾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刘邦在起兵反秦之初,曾经在沛县城外向城中射进去一封帛书,告诉沛县父老:“天下苦秦久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一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起兵之后,曾经痛骂郦食其,你这个不懂事理的儒生,“天下同苦秦久矣!”(沛公骂日: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陈胜派往原赵国攻城略地的大将武臣也说过:“夫天下同心而苦秦久矣!”(《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刘邦、陈胜、武臣都讲了一句共同的话: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苦秦久矣”这六个字值得我们深思:“天下”,指范围之广;

“苦秦”,指民众深受大秦帝国之害;“久矣”,指时间之长。六个字说尽了天下百姓群起响应陈胜、吴广的根本原因是百姓长期饱受秦祸,早已经忍无可忍了。

这说明大秦帝国此时已经尽失民心。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因为违法,担心被武帝追究,打算谋反。刘安找到了手下最有军事才能的门客伍被(pi,皮)商议叛乱之事,但是,伍被拒绝支持淮南王刘安的叛乱。理由只有一点:淮南王叛乱不可能成功!

伍被为什么认为淮南王的造反不能成功呢?

因为没有民意支持。

淮南王刘安认为,当年的陈胜、吴广没有“立锥之地”,就凭他那八百人竟然搞成功了,进兵到关中之时竟然有数十万大军。我淮南国再小,总还有十几万军队;而且,我淮南王的军队素质比起陈胜、吴广强多了。他们能行,我为什么不行?

伍被认为,秦始皇的暴政苛法导致天下百姓无法忍受,民间早已积聚了巨大的反秦能量,陈胜、吴广振臂一呼,激活了这股能量,这才出现了天下纷纷响应的局面;如今,武帝虽然穷兵黩武,但是国富民强,整个天下完全不具备这种反政府的强大民意。

伍被的话道出了陈胜、吴广起义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天下没有蕴藏着这种巨大的反秦能量,谁也不可能调动千千万万的百姓参加反秦大起义。

这股巨大的能量就是离秦、怨秦、叛秦、反秦的民心!

综上可知,贾谊《过秦论》论述的大秦帝国速亡的四大原因条条切中要害,秦始皇对不施仁义、大臣失语、民心尽失都负有极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