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求学之路(第3/22页)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又等待
我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又徘徊
人生本是一场迷藏的梦
为把遗憾赎回来
每当月圆时
我对着那橄榄树独自膜拜
你永远不再来,我永远在等待
越等待,我心中越爱
——王洛宾《等待》
德国政府为了满足人们对音乐的喜欢与需求,也为了培养一批后起之秀,创办了众多的音乐学校、业余乐团,并经常举办一系列的音乐竞赛活动。目前,德国已经有公立音乐学校一千多座,合唱团四万多个。全国性的青年演奏会也成为最著名的音乐竞赛活动。此外,在德国还有各种定期举办的带有讲座性质的音乐活动,如多瑙厄申根音乐周、汉诺威的新音乐周、达姆施塔特的国际新音乐假日班,以及维滕的新室内音乐之周等。这一系列的群众性音乐活动、音乐比赛以及它所提供的奖金等,不仅满足了人们对音乐的爱好与需求,也有助于促进现代音乐的积极发展以及新一代音乐人才的培养。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德国绘画
“那一霎间,通过一张画,看见了什么叫做美的真谛。完全忘记了在哪里,只是盯住那张画看,看了又看,看了又看,看到那张脸成了自己的脸。”
——三毛
三毛喜欢艺术、喜欢绘画,甚至将其称为“一生的爱”:
“艺术却是我内心极为渴慕的一种信仰,无论戏剧、音乐或舞蹈,其实都是爱的。”
所以三毛无论到什么地方,都爱极了那里的美术馆与艺术馆,德国也不例外。
在德国绘画中,表现主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由于德国的画家在技巧、章法、色彩、线条等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于是绘画领域的表现主义派别开始逐渐形成了。表现主义作品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艺术家们忽视了对象外貌的摹写,而是着重表现内在的、主观的情感,因此画面呈现出的是对现实的夸张和抽象化。这个形式应该是三毛所喜欢的,因为三毛是一个自由而随性的女子,像风一般。这种特质,与生俱来。对于完全临摹绘画对象这种无创意的事,三毛一向不屑,小时候的三毛也因此被认为是无才华之人,差点被埋没。
“小学的时候,美术老师总是拿方形、圆锥形的石膏放在讲台上,叫我们画。一定要画得‘像’,才能拿高分。我是画不像的那种学生,很自卑,也被认为没有艺术的天分”。
那个时候,对于三毛来说,美术是一种痛苦,心里十分怨恨那个迂腐的美术老师,说他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
对于德国人来说,天赐的优美风景也是艺术灵感的一个重要来源,可以不客气地说,德国之所以会成为一个艺术大国,有很大一部分是仰仗了当地清幽静雅的秀丽风景。那时,表现主义手法风头正盛,许多画家从慕尼黑来到了穆瑙进行短暂而重要的艺术创作之旅。阿尔卑斯山区恬静优美的自然风光无一例外地给艺术家们带来创作的激情。但是,这时的他们不再以自然为蓝本,而是去尽力表达艺术家自己的主观感受,也就是“心”的感受,因此创作了一批表现力极强的作品。很多年过去之后,这些人形成了颇具盛名的“青骑士”艺术家社团。人才济济的青骑士社不仅在德国艺术界占有重要地位,就连在整个欧洲艺术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继表现主义的手法之后,德国浪漫主义绘画艺术开始扬帆起航。浪漫主义艺术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思潮,在19世纪的欧洲艺坛居主流位置。浪漫主义艺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德国的浪漫主义艺术则以其重视宗教体验和幻想、沉思,以及它的神秘主义趣味而与其他地区的浪漫主义,特别是法国的浪漫主义产生了明显的区别。这也是新近美术史研究专家的研究兴趣所在。专家们对长期被淡化的中世纪哥特艺术传统进行了仔细的梳理,从不同的视角对主流美术史体系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尝试能在文艺复兴的艺术传统和发展线索之外,重新审视一种注重意义、象征和幻想的艺术传统,并将其归类为“北方浪漫主义传统”。由于宗教是三毛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德国的浪漫主义艺术又重视宗教体验,所以对于这个时期德国绘画所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三毛并不排斥。
北方浪漫主义者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对某种绘画题材的特殊偏好上,也可以说是执拗的嗜好。以此来传达和寄托他们奇幻的想象与虔诚的信仰。他们喜欢描绘自然景象和建筑,比如,废弃的冰冷教堂、毁坏而又阴森的古老建筑,还有那些古老的哥特式教堂,屋顶又高又尖。就像是在梦中出现的那般轻灵和通透,又像是具有摆脱地球引力的梦幻性质,以此来引起人们对遥远岁月的怀念与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