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象中的时间(第3/3页)
当然,这是张爱玲人为的叙事设计,某种意义上也是作者的自我写照。张爱玲身处新旧交替的历史转折点上,旧的未除,新的已立。虽然是新旧杂陈,旧文化之熏染和影响在她的思维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记。但至少在张爱玲本人看来,传统文化的被冷落和被遗忘,已成了大势所趋。张爱玲十分担忧文化记忆功能的丧失,担心有朝一日中国人会读不懂《红楼梦》。既然一切都在不确定之中,更大的破坏与荒凉尚未来临,也许只有窗外的那一轮圆月未变。如此说来,她在小说中如此频繁地使用“月亮”这个意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注释】
[1] 张爱玲:《金锁记》。
[2] 张爱玲:《倾城之恋》。
[3] 王羲之:《兰亭集序》。
[4] 陈与义:《临江仙》。
[5] 张爱玲:《倾城之恋》。《张爱玲文集》(第二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72页。
[6] 《诗经·邶风·击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