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茶、猫与旧家:町家古本屋与茶房(第2/4页)

町家古本屋的木构门窗、铁皮书箱,与寂静的街区很相契

往内间有一道很高的门槛,搭了块木板,迈步进入,虽然两处并无隔阻,却觉空间感大有变化。内间是店面正厅,靠墙有三排书架,中间一排,疏朗有致。书籍摆放得整齐别致。窗边一排书架是全通透式,并不妨碍细长木格窗外的阳光照进屋内。架上满是关于猫的书籍,光影交错,朦胧温馨,如伊丽莎白(Elizabeth Marshall Thomas)的《猫的秘密生活》、池田叶子的《流浪猫日记》、大佛次郎的《有猫的每一天》。

大佛次郎(1897-1973)是明治昭和年间的小说家,生于横滨,东大毕业,一度任职外务省,也曾翻译过罗曼·罗兰的作品。成名作《鞍马天狗》问世后开始从事专业写作,曾游离欧美、印度各地。极爱猫,写过一篇叫《螽斯猫》的童话,《有猫的每一天》中亦收录此篇。讲的是秋天的夜里,一只小猫对院里的鸣虫兴味盎然,母亲告诉它,不要吃虫子,那样肚子会痛。小猫却想,这么好听的声音,吃下去一定也很美味。在草丛里等着捉虫子时开始犯困,一个哈欠,一只螽斯蹦进嘴里,就这样完全吞了下去。猫肚子里一片漆黑,螽斯以为是漫漫黑夜,镇日长鸣不已,惹得兄弟姊妹十分不满。小猫也没法入睡,母亲只好带它去医院。大夫说要做手术把虫子取出来。小猫一听就吓得大哭,母亲只好作罢。螽斯继续叫着,忽然有一天早晨,却突然安静下来。也许是时已初冬,即使在猫肚子里,螽斯也感觉到季节的变化。小猫终于又可与兄弟姊妹一起玩耍。关于这个故事,大佛次郎说“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文章,却是发自内心创作的东西”,并好不吝惜地评价“是我一代之杰作”。他一生照顾过的猫不下五百只,留给夫人的遗言是家里的猫不要超过五只,不要太过靡费。而夫人也极爱猫,并没有遵此遗言。夫人过世后,猫们又转托朋友照顾。大佛次郎纪念馆有一张昭和二十九年(1954)的照片,他含笑蹲在门边,无限慈爱地望着八只颜色各异的猫埋头大快朵颐。

日人爱猫者甚众,也常遇到爱猫的旧书店主人,譬如紫阳书院的镰仓先生。最初与他聊天,就是看店里贴了不少猫的照片,问他是否喜欢猫,对方喜道,是啊,你也喜欢?真是爱猫者最有效的交流方式。

挑了岩波书店版松村纪代子的《猫的书架》和淡交社版田中贵子的《可闻铃音——猫的古典文学志》,到柜台边问:“您也喜欢猫么?”看起来很酷的中村先生脸上顿时亮起笑容:“是啊!你也是?”又顺利打开话题。他十分和气,为我端来一张木凳,对坐谈天。

他说这间店三人轮班,有一位女生,自己的网店叫“滑落鼻尖的眼镜”,专注童书、昭和时代的食谱书、怀旧的绘本和小说,以及各种女性相关的书,可爱且神秘。另一位也很神秘,网店叫做“思考之外”,热心旧书展卖会等活动,常有些意想不到的创意。中村先生的网店叫“旧书蒲公英”,兴趣在日本文学、哲学、思想、美术、电影、海外文学方面。他说很喜欢张爱玲的作品,惜乎尚无日译版全集。还喜欢莫言。

“旧书店生意虽不好做,但还是想开一家实体店。三个人一起开,各自把喜欢的书拿出来,书店的风格也更综合多样。个性鲜明,又能奇妙融合。”

午后的阳光照进木格推拉门,影影绰绰,极安静,看得见空气中细细的灰尘

问他如何想到租这间町家民居开店,他笑说因为喜欢这种老房子,“最有京都的感觉”,最初对京町家也一无所知,去参加“京都·人与地区交流馆”的“景观·地域设计中心”举办的“町家研究班”,才了解了一些。京都町家成型于江户中期,大多数烧毁于蛤御门之变(1864年)的大火。选定的这座旧宅已有一百五十年历史,衰朽不堪。不要紧,一点一点来。从安装新锁开始,擦拭每一寸窗棂、墙壁,请来有二十余年工作经验的町家建筑职人设计改装方案。那是2009年3月末,料峭春寒,有大风。挨家挨户跟附近人家打招呼,说要努力经营一家令周围人都喜欢的旧书店,归来看到中庭绽开的蒲公英花已阑珊。一日一日努力,清水洗净的窗玻璃重又安好,洒进室内的阳光初生般明净。春天已经到来,过些时日樱花就要开,京都最美的时候。将原先泥土糊的墙壁全部撤去,换成更结实的竹骨架。旧土以水化开,混入干草屑、砂子,可以重新糊上竹墙。工程浩大,汗水滴在新土里,与这间屋子渐渐有亲近的感觉。崭新的面目益发清晰:多余的竹片劈开装饰四围墙壁;固定廊柱,刷新门框窗棂;将新写的招牌挂到门前;信箱上也可以写上店号;安装书架,布置图书……填补各处细节。女生心最细,书架空余处摆放一系列木头小娃娃。窗台上搁一只旧打字机,一把古老的算盘。和所有旧书店一样,在门口摆出特价书箱。某个瞬间清楚感知,这处空间流动的某种气息,独立生命已诞生,令他们兴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