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灵魂朝向这一切吧,诗人(第6/22页)

让王家新没有想到的是,一进大学,他就成了一个小小的名人:被任命为全年级的学习委员,省电台也很快播送了他的高考作文。在大学里,对知识如饥似渴的王家新疯狂地阅读,有时候一周经手的书就有上百本。当时,各个高校的文学社如雨后春笋,各个学校都有很多学生写诗。对于当年的盛况,当年的《诗刊》编辑、因具体主持了五届“青春诗会”而被誉为“青春诗会教父”的王燕生在回答《新京报》记者张映光的提问时,说:“1979年,诗歌在中国就像迎来了自己的节日。它就像那个时代的舒筋活血丹,人们压抑在心里几十年的话一下子像潮水一样涌出来,而诗歌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当时,除了《今天》等民间刊物,几乎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诗社。高校、首体经常举办大型诗歌朗诵会,而且每次都座无虚席。我和邵燕祥当时就比较关注民间诗刊。而且挑选很多作品在《诗刊》上发表。1979年的时候,就发表过北岛的作品。他当时经常挎着个小黄包到《诗刊》来,然后把《今天》拆散了,贴在诗刊社的大门口。”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武大、北大、北师大、复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等13所高校中的文学狂热分子决定联合起来,出版一本大学生文学杂志。这本名为《这一代》的文学杂志,创刊号由武汉大学主办,高伐林担任主编,张桦任副主编,另有6个编辑,其中王家新担任诗歌和文学评论编辑。这本杂志创刊之初,参与者雄心勃勃,计划由各个学校轮流出版,没料到只出版了一期,就引来了纷纭议论,第二期由此泡汤,后来也不再出版。

大学二年级时,王家新第一次在《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中“遭遇”叶芝和里尔克,这两个异国大师的作品,如同王家新的成名作《在山的那边》所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2006年11月6日,王家新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一场题为《诗人与诗歌精神》的讲座,专门讲到了当年的这次“邂逅”所造成的激动:“上大二、大三时,我第一次在《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中读到袁可嘉译的叶芝和冯至译的里尔克,最初的相遇往往最珍贵、也最难忘,对于刚刚走上诗歌之路的我,无疑是一种照亮和提升,使我至今仍怀着感激之情。”王家新所在寝室的同学都喜欢里尔克的《秋日》,有一段时间,每当晚上熄灯上床睡觉前,往往就会有人来一句“主啊!是时候了”。在王家新看来,“叶芝诗中的高贵、明澈和精英气质,包括他的痛苦,他那不可能的爱和绝对意义上的灵魂追求,都深深影响了我。”“可以说,正是从里尔克、叶芝这样的诗人那里,我才更深入地领会到何谓‘诗歌精神’,或者说,他们给我昭示了一种最严肃、深刻意义上的人生。”

就在这样的氛围下,王家新写下了他早期的诗歌代表作《在山的那边》: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一一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三年后,这首充满了警句、怀疑与追寻的诗歌在《长江文艺》发表,引起强烈反响,王家新作为一个有才华的诗人的形象站立在读者面前。2001年,这首诗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课本,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受到关注。据说,经常有中学生写信给王家新,问为什么诗中上一行有标点,下一行却没有?

1980年暑假,王家新第一次到北京,结识了北岛、江河、杨炼、顾城、舒婷等诗人。《今天》杂志让王家新深受震动。从“朦胧诗人”诗人身上,王家新吸取到了很多营养。由于诗风较为接近“朦胧诗”,王家新曾被一些评论家纳入“朦胧诗”阵营之中。从那时起直到大学毕业,王家新相继在《人民文学》、《诗刊》、《青春》、《萌芽》、《星星》等刊物上发表作品,与同学合编了一本《中国现代爱情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1年出版),并因为创作成绩出色而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湖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