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巴黎——意大利——巴黎(1847—1852) 革命前后(第3/3页)
我不能待在屋里,便穿上衣服在街上到处转悠……我要找巴枯宁和萨佐诺夫……瞧,圣奥诺兰街,爱丽舍田园大街,这些名字都是我早已熟悉的……啊,瞧,巴枯宁本人来了……
我是在一条街道的拐角上遇见他的,他与三个朋友在一起,就像在莫斯科一样,正向他们宣传什么,不时站住一下,挥动着卷烟。但这次说教没有结论,因为我打断了他的话,要与他一起去找萨佐诺夫,让他也为我的到来大吃一惊。
我高兴得发狂似的!
但我暂时讲到这里为止。
我不想再一次描写巴黎。欧洲生活的初步印象,在刚觉醒的意大利国土上的庄严旅行,维苏威火山脚下的革命,圣彼得大教堂8前的革命,最后还有2月24日9那震惊世界的消息——这一切都在我的《法意书简》中讲过了。现在我已不能像当时那样生动地传达这些印象,它们被其他印象冲淡了,推后了。它们构成了我那些“笔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难道我的信不是当时实况的记录吗?
1 当时在那不勒斯和西西里一带通用的银币。
2 埃恩小姐是赫尔岑家的朋友,玛丽亚·科尔什是叶·科尔什的姐姐,哈格太太即赫尔岑的母亲。
3 见《法意书简》第一信。——作者注
4 狄芬巴赫(1792—1847),德国外科医生,尤以擅长整形外科著名。
5 切利尼(1500—1571),意大利著名金匠和雕刻家,性情暴烈,曾数度因斗殴被流放和监禁,后逃亡在外。
6 引自普希金的《叶夫根尼·奥涅金》第七章第十九节,诗中写的是放在奥涅金案头的拿破仑小雕像,它是按照巴黎旺多姆圆柱上的拿破仑像制作的。
7 罗亚尔宫是巴黎市中心的著名王宫之一,1789年在这王宫底层设有一家咖啡馆,它成为群众集会之处,这年7月14日,卡米尔·德穆兰在这儿号召巴黎居民举行起义,攻打巴士底狱,燃起了法国革命的熊熊烈火。
8 在罗马。
9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