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巴黎——意大利——巴黎(1847—1852) 第三十五章 共和国的蜜月(第3/3页)
我想用共和制逗弄一下神父,但未能如愿。他对现状是满意的,他主张不超出限度的自由,尤其不能发生流血和战斗,认为拉马丁18是伟大的政治家,有些像伯里克利19。
“还像萨福20,”我接口道,没有与他争论,我得感谢他一句也没提到宗教。这样,我们谈谈说说,于晚上十一时到达阿维尼翁。
吃晚饭时,我给神父斟了一杯酒,说道:“请允许我向您作一次少有的祝酒:为共和国和拥护共和制度的教会人士干杯!”
神父站起身子,用西塞罗式雄辩语调接着道:“也为俄国未来的共和制度干杯!”
长途马车的乘务员和坐在同一餐桌边的人也喊道:“为全球共和国干杯!”我们碰了杯。
天主教神父,两三个旅客,乘务员,加上俄国人——这不是全球共和国吗?
大家确实兴致勃勃!
重又坐上马车时,我请神父允许我抽一支雪茄,然后问他:“您上哪儿?”
“上巴黎,”他答道,“我被选进了国民议会;但愿我还能见到您,这是我的地址。”
这是西布尔神父,什么地方的长老,巴黎大主教的兄弟。
……过了两个礼拜,5月15日21到了,这是不祥的前奏,六月那些可怕的日子便接踵而至。但这一切已不属于我的传记的范围——那已是全人类的传记……
关于这些日子,我已写得很多了22。
我可以到此结束,正如古老的民歌中老船长说的:
你记得吗?……但我不再往下讲了,
美好的回忆已在这里全部结束。23
但是从这些可诅咒的日子开始,我跨进了一生的最后部分。
1 引自《法意书简》第八信的最后两节。按赫尔岑于1847年春到达巴黎,同年秋即去意大利,次年得到法国二月革命爆发的消息,才又返回巴黎。
2 罗马市中心的大街。
3 现在建立了。——作者注
4 南美洲的哥伦比亚于1810年爆发了反对西班牙统治的革命,并于1819年宣布独立,建立了共和国。
5 阿尔古(1782—1858),法国七月王朝时期的政治活动家,法兰西银行行长。
6 《喧哗》是法国著名的讽刺刊物,由漫画家菲利蓬(1806—1862)所创办。
7 原文是法文。这里纯粹是文字游戏,因在法文中“娘家姓”与“鼻子”发音相近,菲利蓬便利用这一点与阿尔古开玩笑。
8 这评论我以后还听到过十来次。——作者注
9 这可能是作者虚构的名字,因为赫尔岑在《法意书简》的较早稿本中也写到过这次旅行,那里写的名字是“罗昂公爵”(一个真实的人物)。
10 即尚博尔伯爵(1820—1883),法国波旁王室的最后继承人,1830年波旁王室被推翻后,他自称亨利五世,不断伺机复辟,均未成功。
11 著名的维克多·帕宁。——作者注维·帕宁(1801—1874),1841至1861年的俄国司法大臣。
12 这不是保罗一世颁发的勋章,而是亚历山大一世颁发的纪念1812年卫国战争胜利的勋章,题词中的“你”即指“祖国”。
13 一种锥形红色高帽,本为古罗马奴隶获得解放时戴的帽子,象征自由,法国大革命时被用作革命者的标志。
14 奥利维耶(1825—1913),法国政治家和革命家,二月革命后任罗讷河口省特派员。这里赫尔岑称他为狄摩西尼(古希腊的雄辩家),可能这是他的别号。
15 罗马教皇辖区内的一个地方。
16 1848年4月法国举行制宪议会选举时,资产阶级勾结地主保王派玩弄各种手段,大获全胜,引起了工人阶级的普遍不满,在各地示威抗议。4月27日和28日在鲁昂发生的冲突是最激烈的一次,工人起义遭到了残酷镇压。
17 波尔罗亚耳隐修院是法国著名的修道院,在17世纪曾是文学和教育的中心。索邦神学院是巴黎大学最早的一部分,设有历史语文系。
18 拉马丁(1790—1869),法国浪漫主义诗人,资产阶级共和主义者。二月革命后成为临时政府的首脑。
19 古希腊政治家。
20 萨福(约公元前610—前580),古希腊著名女诗人,诗歌以抒情为主。
21 1848年5月15日巴黎工人举行了有十五万人参加的示威游行,要求工人代表参加政府,援助波兰革命等。示威遭到了镇压,成为六月起义的前奏。
22 指《法意书简》和《来自彼岸》中的有关部分。
23 原文为法文,出处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