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克与《阿尔瑟斯特》(第8/13页)
格鲁克允许大臣们向他献殷勤。在排练现场,他头戴睡帽,没有假发,让在场的贵族帮助他梳洗,结果是能够递给他外衣或是假花成为一种荣耀。他非常敬重金斯敦公爵夫人,因为她曾经说过:“天才通常象征着坚定的精神和对自由的热爱。”
从这些特点中,我们看到一位百科全书派需要的人——珍视自己自由的多疑的艺术家,平民阶层的天才,卢梭心目中的革命家。
此人从何处获得了他有力的精神独立?他的出身是什么?
他来自平民阶层——来自穷困和长期无望的摆脱贫穷的斗争。他是弗朗克尼亚一位猎场看守的儿子。格鲁克生于森林中,少年时大部分时间赤足,游荡在金斯基王子的大森林中,冬天也不例外。大自然哺育了他的身心,他所有的作品都证实了这点。他的早期生活充满了艰辛,只能艰难地维持生计。二十岁时,他来到布拉格求学,为了挣得路费,他一路卖唱,或者用小提琴为村民们伴舞。尽管从几个富裕人家那里得到一些资助,他的生活仍然是不安定的,备受困扰,直至1750年,他三十五岁时,才娶了一位有钱的女人。在此之前,他一直在欧洲游荡,没有固定的工作或职业。三十五岁时,在创创作了十四部歌剧之后,他来到丹麦,以玻璃琴(Harmonica)演奏大师的身份演出音乐会。
格鲁克的两种个性应该归功于他的穷困和流浪生活:第一,他坚强的意志力;第二,由于他游历了伦敦、那不勒斯,又从德累斯顿来到巴黎,他掌握了整个欧洲的思想和艺术,赋予了他宽宏的百科全书派精神。
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人。这把有力的大槌被用来击碎十八世纪法国歌剧的陈规旧习。他到底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百科全书派的理想,可以通过一个三重的情形加以判断。百科全书派学者在音乐方面倾向于意大利歌剧,其魅力引诱法国人背弃了拉莫;倾向于旋律和浪漫曲,这是卢梭非常看重的;倾向于法国喜歌剧,他们为此种形式的建立做出了贡献。当格鲁克在巴黎展开他的革命时,他正是在这所由意大利歌剧、浪漫曲(或抒情曲),以及法国喜歌剧三者组成的学校里接受教育;他从这所处处对抗拉莫的学校里毕业。
仅仅承认格鲁克被意大利音乐艺术同化,或者他成为一名意大利化的音乐家,这是不够的。在他的前半生,他就是一位意大利音乐家,他的本性中音乐的一面是非常意大利化的。二十二岁时,他是伦巴第梅尔齐国王的室内乐手,他追随此人到了米兰。在米兰,他在管弦交响曲的创始人之一G. B. 萨巴蒂尼的指导下学习了四年。他的第一部根据梅塔斯塔西奥的诗创作的歌剧《阿塔瑟斯》于1741年在米兰上演。随后,他又很快创作了三十五部戏剧康塔塔、芭蕾舞,以及意大利歌剧——它们是彻底的意大利作品,带从头重复(da capo)的曲调,元音化(vocalization),以及所有当时的作曲家不得不向演奏(唱)大师们做出的让步。1747年在德累斯顿上演的《埃尔科勒与埃贝的婚礼》是为一个特殊节日创作的,该剧中海克力斯〔2〕这一角色是为女高音创作的,由女演员扮演。没有什么比这更意大利式或者更荒谬的了。
我们不能说这种意大利主义是格鲁克年轻时的错误、而后来他与之脱离了关系。他的法国歌剧中有些最完美的曲调是从他在意大利期间创作的歌曲中选取的,而他照原样使用了这些歌曲。阿尔弗莱德·沃特克万恩出版了一份格鲁克作品主题目录,从中人们可以准确追溯出这些借用之处。从他的第五部歌剧《索芬尼斯巴(Sofonisba)》(1744)中,我们看到了阿米达(Armida)与海德拉奥特(Hidraot)之间那首著名的二重唱的开头部分。《伊西奥》(Ezio)(1750)中有奥尔菲斯(Orpheus)在极乐世界中演唱的动人歌曲。《伊菲姬尼在陶里德》中令人赞叹的一首歌“倒霉的伊菲姬尼”来自《蒂托的仁慈》(1752)。《舞蹈》(1775)中的一首歌,配上不同的歌词后,原封不动地出现在格鲁克的最后一部歌剧《埃乔与那尔西斯》(Echo et Narcisse)中。《奥菲欧》(Orphée)第二幕中“愤怒”一场的芭蕾舞也出现在《唐璜》(1761)中的芭蕾舞片断里。这些意大利式歌剧中最出色的一部《台里马柯》(Telemacol)(1765)为《伊菲姬尼在奥里德》的开场部分提供了阿伽门农〔3〕辉煌的唱段,并为《帕里德与爱琳娜》、《阿米德》和《伊菲姬尼在陶里德》提供了大量的曲调。最后,《阿米德》中著名的“憎恨”一场竟完全是由八部不同的意大利风格歌剧的片断组合起来的!因此,很显然格鲁克的个性形成于他的意大利风格作品中。他的意大利时期和法国时期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中断。一个时期由另一个时期自然发展而成。这一事实不可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