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已经出生,巨著总会完成(第8/20页)

对“崇高”事物的“还原”态度,形成了韩东后来朴素的诗歌美学观念,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可以用“简朴的形式和内敛的精神”来概括他的大部分诗歌作品。

大约是1983年的一天,韩东在学校外面排队领取过冬的大白菜,在缓慢移动中,出于无聊,他不时抬头观看大雁塔,并开始琢磨诗歌。此前他已经写过200多首诗歌,但“绝无例外是一些深受刺激的模仿之作”,而这一次,他获得了另一个开始的契机。那一天,“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呈现在韩东的心壁上。很快,一首将近40行的诗歌出现了: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

为了爬上去

做一次英雄

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

或者更多

那些不得意的人们

那些发福的人们

统统爬上去

做一做英雄

然后下来

走进这条大街

转眼不见了

也有有种的往下跳

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

那就真的成了英雄

当代英雄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什么

我们爬上去

看看四周的风景

然后再下来

可是

大雁塔在想些什么

他在想,所有的好汉都在那年里死绝了

所有的好汉

杀人如麻

抱起大坛子来饮酒

一晚上能睡十个女人

他们那辈子要压坏多少匹好马

最后,他们到他这里来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而如今到这里来的人

他一个也不认识

他想,这些猥琐的人们

是不会懂得那种光荣的

这是《有关大雁塔》最初的版本,也是在《老家》和《同代》上发表的版本,后来,韩东对这首诗进行了删节,删去了第二节而保留第一节,并在“当代英雄”一句后面空行,将后面五句作为第二节。因此,现在我们所看到的23行版《有关大雁塔》其实是原作的第一节。此外,诗歌中的“走进这条大街”原为“走进肮脏的大街”。至于这样的删改是否合适,在韩东看来,是“关键性的成功”,而诗人丁当则一直引以为憾。

我赞同韩东的意见,这首诗第一节已经自足,再加上第二节,则显得过于铺陈了。从诗学观念而言,第二节和第一节也有很大的冲突。我们知道,韩东写《有关大雁塔》的初衷,就是有感于此前杨炼《大雁塔》过于“文化”,他要把一个普通的事物还原成本来的模样,而不是用想象去夸饰,用语言镶嵌。原稿的第二节虽有精彩之笔,却没有脱离“朦胧诗”的套路,仍然具有精神上的审视与内涵上的强调,对“人”本身也有“朦胧诗”里常见的托举,特别是最后两句:“这些猥琐的人们/是不会懂得那种光荣的”,一不留神就呈现出英雄主义的自矜。而删掉第二节后,诗歌就具有了一种平静、冷漠,与己无关的姿态。这种姿态,审美理念与此前的“朦胧诗”背道而驰,形成了一种崭新的诗学方向。

至此,由《山民》开始的模仿和尝试到《有关大雁塔》的“背叛”,韩东终于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美学,找到完全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

《有关大雁塔》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被论者誉为中国新时期“反文化诗歌”的源头之作,此后,杨炼等人的“文化诗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平白晓畅而有余味悠长的口语诗成为诗坛新宠。直到今天,报刊上发表的关于韩东、乃至整个“第三代诗人”的文论,鲜有不涉及《有关大雁塔》的。

杨炼的“大雁塔”和韩东的“大雁塔”,代表着“朦胧诗”和“第三代”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写作方式。两座“塔”都有各自的仰望者、追随者,如何做出选择,也让一些读者难以定夺。与韩东同一年代的著名学者张清华曾在随笔《巧遇诗人》中谈及了这两种关观念之争:

Y是从八十年代初期的小布尔乔亚诗歌主题中冲出来的诗人,所以应该受到尊敬,他把那时侯的一些小的感伤情绪、诗歌领域里的“伤痕主题”,引向了宏伟深沉的文化和民俗主题。说起来他对当代诗歌的发展,应是功不可没的,不过后来他却“挨骂”了,有更年轻的诗人,嫌他板着面孔玩复杂和深沉,就写了“反诗”,意思是,你写那玩意儿,其实是故意做出来的,本来什么也没有,硬硬地解释出一大套意思来,比如说一座古代的建筑物,你站在上面,想到的是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苦难沧桑,仿佛这建筑成了什么历史的见证、民族的化身。可在我看来,什么都没有,我爬上去,无聊地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下来,进入了无边的人群就不见了。有什么呢?你的文化英雄般的气势是做出来的,你其实连偶尔在这里潇洒的精神病患者、连那些因为患了抑郁症什么的而轻生的人,也比不过。他们还敢从这里跳下去,将这里开成一朵鲜红的花,要说“当代英雄”的话,那是他们,而你却是什么也不敢的。否则,有种的,你跳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