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莫斯科、彼得堡和诺夫哥罗德(1840—1847) 尼·赫·凯切尔(1842—1847)(第7/14页)
有的夫妇教育程度不见得相等,但是同居关系维持得不坏,这是考虑到舒适,考虑到家庭需要,我几乎得说,考虑到卫生的需要。有时这是劳动协作,一种双方都满意的互助;在大多数场合,妻子是作为护士,作为勤劳的主妇存在的,正如蒲鲁东对我说的,这是“为了能吃到精美的菜肴”。古代的法学公式一点不假:“由于共同寝食”25——要不是同吃同住,他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分手了。
这种实用的婚姻,几乎可算得最佳婚姻。丈夫每天干自己的事:教书,做买卖,上衙门,上事务所,坐店堂;妻子每天料理衣着食物。丈夫回家累了,一切都已为他准备就绪,天天有条不紊,按部就班,他们便这么沿着父母的脚印,走向墓园的大门。这现象是纯粹都市式的,26在英国比在别处尤为常见。这是那种小市民的幸福生活,是法国舞台上的道学先生们所鼓吹的,也是德国人所梦寐以求的。在这里,大学毕业后过了一年,就可与教育程度不同的人相安无事;在这里,双方分工合作,相敬如宾。丈夫,尤其是有产者,成了人民心目中所谓的“主人”,自己的太太的“当家人”。由于这样,也由于相沿成习,他可以高枕无忧:每个女人始终是靠人养活的女人,不是靠外人养活,就是靠丈夫养活。她知道这个道理:
吃谁的面包,
就唱谁的歌。
但是哪怕这种婚姻也有它一致的精神,共同的观点,统一的目标。凯切尔没有自己的目标,他当不成“主人”,同样也当不成教育者。他甚至不能与谢拉菲玛斗争——她反正总是让步。他的叫喊和暴躁的脾气使她害怕。尽管她的感情很发达,她的理解能力还是愚钝而迟缓的,头脑也不灵敏,正如我们在完全不习惯于抽象思维的人们身上常见到的那样,这也是彼得以前的时代的特色之一。与自己的“亲人和心肝”住在一起,她就什么也不指望,什么也不怕了。况且有什么好怕的?怕贫穷?难道她的一生还不够穷?难道她没有忍受过饥寒,不是从穷苦和屈辱的生活中熬过来的?怕劳动?难道她没有在工场里,为了几个铜板从早到晚地劳动?怕争吵,遗弃?是的,后者是可怕的,非常可怕;但她已经什么都听他支配,哪怕真的要与她争吵也办不到了;他的怪脾气,她也能忍受,甚至打骂,她也决不反抗,只要她相信他至少还爱她,还不想与她分手。他也确实不想,这除了其他,还有一个新的原因。谢拉菲玛凭自己的爱心清楚地觉察到了这一点。她隐隐约约意识到,她不可能完全满足凯切尔的要求,因此便用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弥补她所缺少的一切。
凯切尔已经四十出头。他从未享受过舒适的家庭生活,一生几乎就像吉尔吉斯人一样过着游牧生活;他没有家私,也不想有,家中没有任何设备,也不要求有。现在一切慢慢改变了,他的周围出现了一张关切和殷勤的网,当他高兴的时候,他可以看到孩子似的笑容,当他扬起眉毛的时候,他会看到惊慌和眼泪;而且从早到晚,天天如此。凯切尔待在家中的时间多了——老是丢下她一人有些于心不忍。况且,她的绝对驯服和我们越来越多的对抗,这二者的差别,他不能不一目了然。他发脾气时,即使毫无道理,谢拉菲玛也能逆来顺受,像女儿一样温柔,用笑容掩盖着眼泪,没有一句怨言,等待着暴风雨的过去。
谢拉菲玛像奴隶一样唯命是从,战战兢兢,随时准备淌着眼泪吻凯切尔的手,这对他发生了很大的影响。退让助长了褊狭情绪。
泰莱丝27,可怜而愚蠢的泰莱丝·卢梭,难道没有使人类平等的预言家变成鼠目寸光的小市民,以致无时无刻不在斤斤计较自己的尊严?
谢拉菲玛对凯切尔的影响,论性质与狄德罗指责泰莱丝的完全一样。卢梭生性多疑,但在泰莱丝的影响下愈演愈烈,变得气量狭小,吹毛求疵,与一些朋友争争吵吵,虽然她是无意识的,没有什么意图。泰莱丝从来不肯认真读书,从来连几点钟也弄不清楚,可是对卢梭的多心病,她却起了火上加油的作用,使它变成了精神失常的忧郁症。
早晨,卢梭去看霍尔巴赫;仆人正在准备早餐,摆了三份餐具,这是给霍尔巴赫夫妇和格林的;谈话中谁也没留意这事,除了让·雅克。他拿起了帽子。“别走呀,在这儿用早餐吧。”霍尔巴赫太太说,吩咐再添一份餐具,可是已经太迟,无法改变了:卢梭气得脸色蜡黄,跑出了屋子,一路上闷闷不乐,对人类大加诅咒,见了泰莱丝,便向她诉说:摆了三个碟子,明明是赶他走。这些话正中她的下怀,使她可以向他表示